[发明专利]行车记录仪及应用该行车记录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1210.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卜卫兵;张开岭;吴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好幸福生活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B60R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9 | 代理人: | 余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记录仪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及应用该行车记录 仪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行车记录 仪在汽车上逐渐普及,已成为汽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特殊行业,以 及营运大巴等,更是强制安装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事故前后的 视频信息,也是防碰瓷的利器。很多交通纠纷,有行车记录仪提供的影像资 料,可以很容易的判别双方责任。市面上的行车记录仪主流配置都是1080P 的分辨率,30的帧率,这样每秒的原始数据大小在180M字节左右,如果直 接保存,1分钟就能达到10多G字节,这显然是不实用的。所以,对图像进 行压缩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比较常用的压缩格式H.264,压缩完后体积仅为原 来原始图像的1/80-1/120。
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为保存高清图像,同时兼顾存储空间,对图像 进行了有损压缩,导致图像清晰度和细节的损失很大。很多行车记录仪录制 的视频图像中,车辆的车牌号模糊不清,道路标志以及车道线等往往不可分 辨,不利于事后对现场情况的重现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及应用该行车记录仪的方法,可根据路况 信息以及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来决定何时开始和停止拍照,拍照的图片采用 无损JPEG压缩方式存储,以确保最大清晰度与细节。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行车记录模块,所述 行车记录仪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路况信息以及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确定是否发出报 警信号,以及录制和保存实时视频图像;
行车记录模块,用于拍摄并储存当收到所述报警信号时所述行车记录模 块中的实时图片;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况信息以及所述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判 断是否满足解除报警条件;
输出模块,用于当满足所述解除报警条件时,向所述行车记录模块输出 停止拍摄图片的信号,同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信号。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该行车记录仪的方法,包括:
根据路况信息以及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确定是否发出报警信号;
拍摄并储存当收到所述报警信号时的实时图片;
根据所述路况信息以及所述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判断是否满足解除报警 条件;
当到满足所述解除报警条件时,输出停止拍摄图片的信号,并执行所述 根据路况信息以及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确定是否发出报警信号步骤。
因此,通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行车记录仪及应用该行车记录仪的方法, 可根据路况信息以及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来决定何时开始和停止拍照,拍照 的图片采用无损JPEG压缩方式存储,以确保最大清晰度与细节,在保存图片 同时,行车记录仪依然保持正常的录像,即保存图片不影响录像。
当根据所述路况信息以及所述行驶车辆的实时信息确定有潜在危险时, 如前碰撞、车道偏离,或跟车过近等,向行车记录仪发出报警,行车记录仪 根据警报开始保存图像,且当报警信号结束时,行车记录仪仍然持续5-10秒 继续保存图像,便于在事故发生前后可以还原更多现场的细节。同时,通过 判断获取的信息有选择性的保存图片,从而减少了图片数据量,确保不会影 响正常的录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 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好幸福生活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好幸福生活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