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调节风向的负压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766.8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拓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4 | 分类号: | F24F6/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调节 风向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调节风向的负压风机。
背景技术
负压风机是利用空气对流、负压换气的降温原理,是一种由安装地点的对向---大门或窗户自然吸入新鲜空气,将室内闷热气体迅速强制排出室外,任何通风不良问题均可改善,降温换气效果可达90%-97%。
现有的负压风机基本都是安装在墙壁上的,离车间内的工人距离较远,而且现有的负压风机的风向是不能够调节的,位置是不能够移动;车间内的大型设备容易将风挡住,在一些特殊车间,仅仅需要对工人进入降温而不需要全面降温,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732228.X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负压风机,包括机箱及设于机箱内的负压风机,所述机箱的进风侧设有网状阻隔面板,所述机箱的出风侧设有用以出风量调节的百叶窗式调节机构,所述百叶窗式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出风侧机箱两侧边框内的升降杆及若干平行布设且联动的帘片,所述的若干帘片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升降杆连接,且由升降杆驱动实现往复摆动。该技术方案利用百叶窗式调节机构调节调节风机的风向,该技术方案调节幅度不够,风向转动方向变化不够大,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调节风向的负压风机,使用效果更好。
一种能够调节风向的负压风机,包括风叶、外壳、驱动机构,还包括通风管、连接管、排风管及用于支撑排风管的支撑机构,该驱动机构与风叶传动连接;
该通风管置于风叶的出风侧,外壳、通风管、连接管依次连通并形成通风通道,该通风管的一端与外壳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与连接管连通;
该连接管与排风管连通;
该支撑机构包括驱动单元、支撑单元、转动台,该排风管与支撑单元连接,该支撑单元安装在转动台上,该驱动单元驱动转动台以其中心线为中心自转。
优选的,负压风机还包括雾化机构,该雾化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雾化单元,该雾化单元包括电机、雾化水管、水泵,该水泵与雾化水管及外部水源连通,该雾化水管置于通风管内,该雾化水管成螺旋状设置,其中心线与通风管的轴向平行或重合,该雾化水管沿其螺旋方向设有若干出水口,该雾化水管的一端设有转轮,该电机通过转轮驱动雾化水管以其中心线为中心自转。
优选的,该雾化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水箱,水箱通过排液管与水泵连通,该排液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至少一个上述水箱内设有加热器。
优选的,该排风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排风管上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该排风管通过波纹管与连接管连通;
该支撑单元包括连接杆、齿条、气缸,该连接杆的一端与排风管连接,另一端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该气缸与齿条传动连接,该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排风管的轴线平行或重合。
优选的,该驱动单元为旋转气缸。
本发明中,通过增加通风管、连接管、排风管、支撑机构等,能够根据需要实现一定范围内通风,实现远距离通风,能够灵活的调节风向,调节幅度大,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撑机构放大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能够调节风向的负压风机,包括风叶1、外壳2、驱动机构3、通风管4、连接管5、排风管6及用于支撑排风管6的支撑机构,该驱动机构3与风叶1传动连接;
该通风管4置于风叶1的出风侧,外壳2、通风管4、连接管5依次连通并形成通风通道,该通风管4的一端与外壳2内部空间连通,与外壳2形成封闭空间,另一端与连接管5连通;
该连接管5与排风管6连通;
驱动机构3驱动风叶1转动,风叶1产生的风经过通风管4、连接管5从排风管6中排出,通过增加通风管4、连接管5、排风管6能够灵活的调整出风位置、出风方向,风叶1与待降温区的距离较远时,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基本保持风力不会减弱,能够实现远距离降温、实现定点降温;通过调整连接管5、排风管6的走向,能够绕过工人与风叶1之间的障碍物对工人进行降温,能够仅对工人等局部环境进行降温。
当待降温区人员较少,或者集中在某个区域时,现有技术中,将负压风叶打开,对整个待降温区进行降温;而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的设计,降温反应快,集中对某些区域降温,节省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拓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拓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单级直驱增压离心式空压机
- 下一篇:复制和更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