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软管自动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381.1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自强;陆崇清;庞超飞;郑昌文;葛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B26D5/08;B26D7/02;B26D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软管 自动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塑料管材加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可设定切割长度的塑料软管自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塑料软管加工中,需要将注塑机里的模具分离,然后取出产品,根据要求的长度量好尺寸并划线,最后固定在小型车床的三爪上,通过机床主轴旋转、手动进刀等工序对成型后塑料软管的多余长度或边角进行切除。上述过程多由人工手动操作,耗时耗力,且存在以下缺点:1、人工锁放三爪夹持工件,放置位置变动大,加工误差大;2、人工对刀精度差、可重复性差;3、切割软管两端时需要反复拿放,再次固定易造成边缘不齐导致加工误差增大,整体加工效率低。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4128950A,公开(公告)日2014.11.5,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材的切割修边机,包括机架和管材切割修边机构,机架包括上、下框架,下框架上有前、后滑轨安装杆上安前、后滑轨上设前、后滑块上设管材切割修边机构,管材切割修边机构包括左、中、右主板连底板下安电机,左主板外安左管材夹具和左推动气缸,右主板外安右管材夹具,左、中主板之间设左滚刀筒轴承、刀架推板、进刀架、滚刀筒和右滚刀筒轴承,滚刀筒上制上、下安装杆和进刀架滑轨,上安装杆上安管材切割装置,下安装杆上安管材修边装置,滚刀筒外设进刀架与刀架推板接触,进刀架上制上、下固定杆,上固定杆上安滚刀导向架与管材切割装置配合,下固定杆上安滚轮导向架与管材修边装置配合,中、右主板之间设皮带轮经皮带与电机轴相连。但该技术中的夹持结构不适合夹持塑料软管,不能用于塑料软管的切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塑料软管的自动切割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形状及长度塑料软管的整体固定,同时根据设定的切割长度快速切割塑料软管两端的多余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机架、架料导轨、电动推杆、上固定机构、下固定机构和切割机构,其中:架料导轨和切割机构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机架上,电动推杆与机架滑动连接,上固定机构的底部与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下固定机构的底部与架料导轨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为对称结构,两者合模固定并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凹槽。
所述的架料导轨设置有导轨电机,导轨电机带动架料导轨做旋转运动并转化为下固定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推杆支架、推杆外套和推杆内管,其中:推杆支架与机架一侧壁滑动连接,推杆外套套设于推杆内管外并固定在推杆支架上。
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切割电机、切割导轨和切割刀具,其中:切割电机与切割刀具固定在切割导轨上,切割电机推动切割刀具高速运转,切割导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切割刀具的横向移动。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上下固定机构实现了对不同材质塑料软管的整体合模固定,使产品在高速切割下保持稳定不晃动、不变形,而根据塑料软管外形的变化还可以选用相应尺寸形状的上下固定机构;另外通过在上下固定机构的内部增设瓦形吸盘等负压抽吸机构进行点、面、段吸附,可以提高固定效果;同时通过设定架料导轨的行程,实现塑料软管两端的切割,无需调转塑料软管方向,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平面视图,图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c)侧视图;
图3为图1中I处放大结构图;
图4为图1中II处放大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1中限位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切割机构与上、下固定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上、下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下固定机构与负压抽吸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的瓦形吸盘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立体结构示意图,(b)为侧视图;
图中:机架1、架料导轨2、导轨电机21、电动推杆3、推杆支架31、推杆外套32、推杆内管33、上固定机构4、下固定机构5、切割机构6、切割电机61、切割导轨62、切割刀具63、限位卡板7、滑块71、支撑板72、限位凹槽73、支撑板81、支撑卡板82、卡槽83、负压抽吸机构9、气管91、瓦形吸盘92、气管接头93、凹槽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