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密钥的协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0246.7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3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闫鸣生;安刚;王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30;H04L9/08;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海淀区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密钥 协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密钥的协商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1:协商双方通过密钥协商获得一个对称密钥作为初始密钥;步骤2:确定初始杂凑因子为当前杂凑因子;步骤3:根据当前杂凑因子及初始密钥计算获得一个或多个中间密钥;步骤4:根据所得中间密钥计算获得一个或多个私钥;步骤5:基于所得私钥和基点计算获得一个或多个公钥;步骤6:对所得公钥依次进行验证,所有公钥全部验证通过,则返回成功,协商双方均获得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密钥对,结束;否则,返回不成功,按照约定的方法改变杂凑因子作为当前杂凑因子,执行步骤3。本发明具备与对称密钥协商相同的灵活性,可用于产生临时密钥对,节省大量存储空间和免去安全存储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椭圆密码公钥算法的非对称密钥的协商方法及系统,属于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密钥是密码算法中的关键数据,分为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对称密钥通常应用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即解决数据的私密性。而非对称密钥通常用于数据的签名和验证,主要用于数据内容的完整、不可抵赖性及信息发送者身份的合法性检验。
密码学中经常会用到临时密钥,通常是通过密钥协商协议(也称密钥交换协议)来获得只有协商双方才知道的密钥,这种协商的密钥通常是对称密钥,主要用于数据的加解密等运算。
其主要优点是:
协商过程公开,通过若干步骤,协商双方可以获得相同的密钥K,而第三方即便知道了双方交流的全过程,但却无法获得双方的协商的密钥K,因此再后期双方的通信中,由于使用只有他们双方才知道的密钥对通信数据进行了加密,有效地避免了第三方获取通信内容的可能。
同时,由于协商密钥是临时双方经过密钥协商协议过程得到的,也无需长期保存,节省了密钥存储的空间和避免了保存密钥的麻烦。对于众多平等通信对象的场合,为避免两者之间的通信被其它方知道,可以通过密钥协商获得双方的临时通信密钥,无需保存对每一个通信方通信所需的密钥。
发明内容
传统密钥协商协议的结果为对称密钥,而对称密钥在实际使用中,收到很多限制,但不具备公钥(非对称)算法的很多优点,如用一方使用私钥签名,另一方使用公钥进行验证等,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存贮很多的公钥,以便对对方私钥签名的数据进行公钥验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的密钥协商结果均为对称密钥算法使用的对称密钥,对于公钥密码体系中使用的非对称密钥对,尚无通过密钥协商方式获取的补充,提供一种ECC公钥密码体系中使用的,协商的结果是双方各自获得一对或多对密钥对,可作为临时密钥对进行双方进行的信息内容相互进行签名和签证,也可用于相互通信的数据加密和解密的非对称密钥的协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对称密钥的协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协商双方通过密钥协商获得一个对称密钥作为初始密钥;
步骤2:确定初始杂凑因子为当前杂凑因子;
步骤3:根据当前杂凑因子及初始密钥计算获得一个或多个中间密钥;
步骤4:根据所得中间密钥计算获得一个或多个私钥;
步骤5:基于所得私钥和基点计算获得一个或多个公钥;
步骤6:对所得公钥依次进行验证,所有公钥全部验证通过,则返回成功,协商双方均获得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密钥对,结束;否则,返回不成功,按照约定的方法改变杂凑因子作为当前杂凑因子,执行步骤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备与对称密钥协商相同的灵活性,即可以双方临时协商来获得一个或多个密钥对,同时该方法具有与对称密钥协商同样的优点,如由于是临时协商产生的,所以无需保存,可以节省大量存储空间和免去安全存储的麻烦,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保证,即便第三方监控了双方的所有协商过程,但仍然无法知道协商的密钥对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0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