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音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634.1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亮;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G10L21/00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音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将线性叠加后的混音信号按照音频强度大小划分为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其中音频强度较高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要小于音频强度较低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将经过音频强度收缩的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进行叠加后输出。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混音处理装置。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溢出失真以及声音忽大忽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音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多媒体通信发展,多媒体会议已经成为发展热点之一,其中一弄的交互处理处于最基本最核心的位置,对音频是实时性要求更为苛刻,由此,对于实际使用中的不同地点的多个终端,若要进行多个点的实时音频的交互,需要将多路音频信号进行混合输出,即混音处理。
现有的常用混音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叠加
直接叠加就是将多路数据线性求和,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该方法的缺点就是溢出导致的声音截顶失真,通常语音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码调制录音)数据表示范围在-32768和32767之间,因此多路数据相加后的结果会超出这个有效范围,这样就带了声音的失真。
2)线性叠加求平均
为了避免线性叠加后失真,对线性求和后的结果求平均,也就是如果有N路混音,求和的结果除以N,相当于每路数据乘以一个权重系数1/N。这种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失真问题,带来的新问题是,如果语音过程中混音的人数发生变化,那么N就变化,这样导致多人语音过程中每个人的声音大小不一致;同时如果N值比较大的话,对于采集声音比较小的某路数据乘以权重系数后,声音会变的更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音处理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溢出失真以及声音忽大忽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音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
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线性叠加;
将线性叠加后的混音信号按照音频强度大小划分为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
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其中音频强度较高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要小于音频强度较低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
将经过音频强度收缩的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进行叠加后输出。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音频输入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
混音叠加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路音频输入信号进行线性叠加;
强度区间划分模块,用于将线性叠加后的混音信号按照音频强度大小划分为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
音频收缩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各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采用对应的收缩比例进行音频强度收缩,其中音频强度较高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要小于音频强度较低的混音信号强度区间所采用的收缩比例;
混音输出模块,用于将经过音频强度收缩的所述至少两个混音信号强度区间进行叠加后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构音障碍检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语音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