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硅酸盐‑少铬结合鞣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8007.8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石佳博;王春华;赵昕宇;王文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3/28 | 分类号: | C14C3/28;C14C3/04;C14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硅酸盐 结合 | ||
1.一种纳米硅酸盐-少铬结合鞣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方法包括纳米硅酸盐预鞣和铬鞣,在各操作中添加物的加入量以浸酸皮质量为基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纳米硅酸盐预鞣:在室温条件下将浸酸皮加入到转鼓中,浴液与浸酸皮的质量比为(0.5~1):1,加入7%~8%氯化钠,转30min,再加入1%~2%碳酸氢钠,调节浴液至pH 4.0~4.5,再转动30 min;加入0.25%~6%纳米硅酸盐,继续转动4~8 h,加入1%~2%的甲酸,调节浴液至pH 2.5~3.0,静置过夜,次日转30 min,水洗,得到白湿皮;
2)铬鞣:向上述白湿皮中加入50%~80%的水,然后加入1%~3%铬粉,再转动1~4 h,加入1%~2%碳酸氢钠,调节浴液至pH 3.8~4.2,再加入50%~70%热水,并使浴液温度保持在35 oC~45oC,继续转动2~4 h,静置过夜,次日转30 min,水洗,搭马静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硅酸盐-少铬结合鞣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硅酸盐是富含镁、锂的具有片晶结构的粘土矿物,其颗粒粒径大小为1~100 nm,颗粒表面带永久负电荷,具有无毒、安全的特点,可与皮胶原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发生氢键、静电作用而得到胶原/硅酸盐纳米复合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硅酸盐-少铬结合鞣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铬粉为碱式硫酸铬,碱度为33%~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80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水保温覆盖剂
- 下一篇:去肉机的去肉胶棒调节支承及驼峰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