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合物/金属混合结构中界面微结构加工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7618.0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3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凌玉;黄彬城;李立军;张胜强;申乐;朱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352 | 分类号: | B23K26/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微结构 聚合物 预处理 周期性微结构 待加工表面 金属材料 金属表面 金属混合 加工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 精细 激光表面处理 界面粘接性能 表面粗糙度 脉冲激光束 混合结构 激光作用 精细周期 使用寿命 高强钢 激光束 微造型 窄脉冲 规律性 冷却 | ||
1.一种用于聚合物/金属混合结构中界面微结构加工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材料待加工表面进行打磨、抛光、清洗和干燥预处理;
2)将激光器设置为与工件水平面夹角60°度,光斑直径10μm,将脉冲激光束聚焦照射到待加工金属的表面形成微小熔池;
3)用辅助气体从侧边吹向金属表面的熔池,将熔池中已融化的金属吹到熔池的边缘;
4)这样形成待加工表面精细周期性微结构的一个表面,所述微结构为燕尾槽式结构,采用同样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微结构,按照不同的进给速度方向及脉冲方式,并保持相邻微观结构距离与光斑直径比为1:2,实现多微结构的加工,进而完成精细周期性微结构,获得加工后的金属表面,完成制备;
5)关闭脉冲激光束,激光作用停止后,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金属混合结构中界面微结构加工新方法,其中激光器为气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或固体激光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金属混合结构中界面微结构加工新方法,其中激光器的输出波长为1064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金属混合结构中界面微结构加工新方法,其中激光器的能量密度为1.9×107W/cm2~6.4×107W/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金属混合结构中界面微结构加工新方法,其中辅助气体为氮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金属混合结构中界面微结构加工新方法,其中精细微结构为燕尾槽形,上边长30μm,下边长66μm,深30μm,宽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76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