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橡胶沥青涂膜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7190.X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2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虹桥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7/61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沥青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弹橡胶沥青涂膜的生产工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行业的场馆、摩天大楼、高铁、遂道、桥梁等已迈进国际先进水平行列,但是目前国内涂膜防水材料市场较粗放迟后,不能与整体建筑物匹配。
一般而言,所谓涂膜防水材料,是指将水性或油性的液态防水材料涂敷于各种建筑物及结构墙表面,利用水分或溶剂蒸发后留下的皮膜获得防水效果的复合材料。这种涂膜防水材料通常用于建筑或土木结构物的屋顶防水及外部防水,地下结构物的墙壁乃至顶棚防水,卫生间、浴室及阳台等的室内防水或桥面防水等。
最近广泛普及的涂膜防水材料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橡胶沥青、丙烯酸橡胶或丙烯酸树脂等为主要成份的乳化型,另一种是含有氯丁或氯磺化聚乙烯的以聚氨酯或环氧树脂为主要成份的反应型,其中,聚氨酯系涂膜防水材料与橡胶沥青系涂膜防水材料使用较多。
橡胶沥青系涂膜防水材料是通过在沥青中混合苯乙烯系的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或苯乙烯-丁二烯乳胶等进行改质,使之具备沥青所不具有的性质,即,具备优秀的伸长率、抗裂性、抗冻性及接合性等。另外,为进一步强化耐热性、强度及硬度,既可添加界面活性剂或固化促进剂等,还可添加热塑性弹性体等。
如上所述,橡胶沥青系涂膜防水材料在具有伸长率、抗裂性、抗冻性及接合性良好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还原力差,耐化学性、耐臭氧性及耐紫外线性差(常称为耐候性,即对环境作用的抵抗能力)的问题。在建筑周期较长时,上述耐候性差的缺陷导致建筑物边建边漏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还造成2次污染或多次污染。一般防水卷材理论数据使用寿命5~10年,但是现场使用情况有的1-2年就老化失效。同时一般的防水卷材厚度有2~5mm,现有的一些产品设计做2层=8mm来增加使用寿命,同类材料厚度增加1倍,可是耐候老化年限增加不了1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弹橡胶沥青涂膜的生产工艺的方法,解决现有高弹橡胶沥青涂膜耐候性差、与现代建筑不匹配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橡胶沥青涂膜的生产工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密闭环境下,将总容积50%-80%的沥青加热至100-160℃;2)、同时,按容积率,将乳液2%-10%、锌0.5%-5%、铝0.5%-5%、碳0.5%-5%、钙粉0.5%-10%、余量为水等辅料混合,并加热至30-70℃;3)、将沥青、辅料、水在密闭环境下剪切研磨,进行乳化,得到乳化沥青;4)、乳化沥青冷却至40-60℃后,与橡胶进行混合、搅拌,得到高弹橡胶沥青涂膜。
本发明通过改进工艺使得一些常规环境中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织物、以及其它可见的不溶于水的物质,通过此工艺在密闭环境下剪切碾磨使固体颗粒友好相容交链,颗粒单位达到纳米级后使其平面分子结构链演绎成立体分子结构链,使其原本1∶1延伸率原材料演绎至1∶10以上的涂膜产品。本发明还通过改进投料配比得到了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的高弹橡胶沥青涂膜。采取100-160℃的加热乳化温度使得避免了温度过低沥青乳化不完全和沥青加热乳化温度过高导致沥青分子内发生缩合反应、产生老化、降低了沥青的质量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剪切研磨步骤均在密闭输送管线中进行。
可选的,所述沥青加热乳化在密闭输送管线条件下流动中进行。
采取密闭输送管线作为反应容器,其生产具有生产时无排放,生产连续化、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
可选的,所述辅料加热温度为40-60℃。
在该加热温度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少,所得产品固体含量更高。
可选的,所述搅拌时间为15分钟以上。
保证15分钟以上的搅拌时间确保了各原料能够混合均匀。
可选的,所述高弹橡胶沥青涂膜反应结束时的温度为5-40℃。
控制反应结束时高弹橡胶沥青涂膜的温度为5-40℃,便于后续装料包装,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沥青采取封闭式加热。
采取封闭式加热使得热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虹桥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虹桥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7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和抗菌保护膜
- 下一篇:可剥离蓝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