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AID1E的数据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7174.0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效宁;许超明;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aid1e 数据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AID 1E的数据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有盘中检索NTFS分区的DBR;S2:DBR中检索MFT表开始位置;S3:根据MFT表确定条带开始位置;S4:计算条带大小与阵列开始位置;S5:重组阵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能够利用DBR特征和MFT特征快速扫描并得到整个阵列结构,利用RAID 1E的常见阵列排列方式进行数据匹配重组,解析整个阵列结构速度快,数据重组速度快,数据恢复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AID1E的数据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RAID1E是RAID1的增强型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1是指两块硬盘做Mirror,完全的镜像,两块硬盘不进行条带化,而只是写入同样的数据,RAID1技术只适应于两块磁盘。RAID1E可以在奇数数量盘上也实现镜像这样的功能,和RAID1不一样,RAID1E是一种虚拟的镜像,不是基于单个物理盘,而是基于盘上的条带化数据。
国家政府部门、军工单位、企事业单位的核心数据都会使用到安全系数最高的一级冗余阵列来确保数据安全,由于组建阵列设备的老化或者意外操作都会使阵列冗余破坏,从而就必须要分析阵列参数来组建阵列,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故在据恢复就必不可少,目前市面上很少有相关RAID1E重组的技术方法,尤其在阵列硬盘损坏后,更无法恢复出里面的数据,本专利就是专门讲解RAID1E的阵列结构分析与RAID1E的数据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RAID1E的数据恢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RAID1E的数据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有盘中检索NTFS分区的DBR;
S2:DBR中检索MFT表开始位置;
S3:根据MFT表确定条带开始位置;
S4:计算条带大小与阵列开始位置;
S5:重组阵列。
所述S1的详细步骤如下:
S101:以扇区为单位向上进行检索,找扇区偏移位 “512=509”;
S102:判断当前扇区偏移位 “512=509”位置是否有DBR尾部特征,若有则执行S103,若没有以当前扇区偏移位 “512=509”位置为起点执行S101;
S103:判断当前扇区偏移位“512=0”是否为DBR头部特征,若是则执行S104,若不是则以当前扇区偏移位“512=0”位置为起点执行S101;
S104:根据备份DBR中偏移位置“0X28”的4个字节确定当前分区大小,将分区大小定义为“TS”,磁盘数定义为“N”;
S105:从当前备份DBR位置向上跳转的2*TS/N的偏移量,即可跳到当前分区开始位置DBR处,依次类推可以得到阵列中所有的分区信息;
S106:判断是否为硬盘顶部,若是则结束,若 不是则以当前扇区偏移位“512=0”位置为起点执行S101。
所述S2的详细步骤如下:
S201:找分区开始偏移“0x30”位置的8个字节,该8个字节为分区开始到分区MFT头部的总簇数,将总簇数值定义为“CS”;
S202:找分区开始偏移“0xD”位置的1个字节,该1个字节为该分区簇大小,将分区簇大小定义为“C”;
S203:通过公式2*(CS*C)/N计算得到分区开始偏移至MFT头部的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7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切换启动设备的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交换机软件故障恢复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