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凸焊焊接上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6122.1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2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陈克峰;范振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嘉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4 | 分类号: | B23K11/14;B23K11/3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电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焊焊接上电极装置,包括电极接头、电极握杆、电极帽和防反圈,电极接头的一头与电极握杆螺纹连接,电极接头的另一头与电极帽螺纹连接,电极接头与电极握杆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A,电极接头与电极帽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B,防反圈内套装有绝缘垫,绝缘垫和防反圈套装在电极帽上。本发明将电极帽、电极接头与电极握杆改成螺纹连接并采用橡胶密封圈防水,消除了脱落、缠胶、导电性差的风险;将防反圈与电极帽装配,消除了螺母放反产生工装事故的风险;冷却水通过电极接头直接与电极帽接触,且减薄了电极帽厚度,改善了冷却效果;后期焊接不同标准件时仅需更换电极帽、绝缘垫、防反圈,减少了更换工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焊焊接上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凸焊上电极与电极握杆配合部位主要为以下结构:
1、电极座下部与电极握杆内部按同锥度加工,压紧配合。此种配合方法在工作电极都较新的时候使用时良好,但用过一段时间后,因电极握杆一直受力,导致搭配处的电极握杆尺寸越来越大,搭配部位出现间隙,导致搭配后漏水、通电性变差,影响焊接效果。且因上电极前端不通水部位太厚,冷却效果较差。
2、当焊接螺母时,因上电极帽无防反措施,生产时如员工将螺母放反的情况,会造成焊接时螺母焊脚与上电极帽焊死而产生工装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凸焊焊接上电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凸焊焊接上电极装置,包括电极接头、电极握杆、电极帽和防反圈,电极接头的一头与电极握杆螺纹连接,电极接头的另一头与电极帽螺纹连接,电极接头与电极握杆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A,电极接头与电极帽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B,防反圈内套装有绝缘垫,绝缘垫和防反圈套装在电极帽上。
进一步的,电极接头、电极握杆、电极帽的材质为铬锆铜。
进一步的,橡胶密封圈A、橡胶密封圈B为抗高温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绝缘垫的材质为PTFE。
进一步的,防反圈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发明将电极帽、电极接头与电极握杆改成螺纹连接并采用橡胶密封圈防水,消除了脱落、缠胶、导电性差的风险;将防反圈与电极帽装配,消除了螺母放反产生工装事故的风险;冷却水通过电极接头直接与电极帽接触,且减薄了电极帽厚度,改善了冷却效果;后期焊接不同标准件时仅需更换电极帽、绝缘垫、防反圈,减少了更换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橡胶密封圈A,2.电极接头,3.电极握杆,4.橡胶密封圈B,5.电极帽,6.绝缘垫,7.防反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凸焊焊接上电极装置,包括电极接头2、电极握杆3、电极帽5和防反圈7,电极接头2的一头与电极握杆3螺纹连接,电极接头2的另一头与电极帽5螺纹连接,电极接头2与电极握杆3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A1,电极接头2与电极帽5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B4,防反圈7内套装有绝缘垫6,绝缘垫6和防反圈7套装在电极帽5上。选用外径为Ф35.5mm、内径为Ф16mm的铬锆铜圆管为原料,两端按加工要求进行车削加工做成电极握杆3,选用两个Ф25mm的铬锆铜胚料为原料,与电极握杆3配合处按要求进行车削加工,分别制作电极接头2和电极帽5;选用两套材质为NBR,不同规格的耐高温橡胶密封圈A1、橡胶密封圈B4用作防水密封;选用材质为PTFE的材料,加工制作绝缘垫6;选用材质为不锈钢的材料,制作螺母焊接防反圈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嘉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嘉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6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