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扫地机器人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5739.1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曾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奇锐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A47L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地机器人 行走机构 位杆 电动轮 下表面 清扫 工作效率 固定设置 行走过程 阵列分布 通过性 预设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行走机构,包括阵列分布设置于扫地机器人本体(1)下表面的各个子行走机构,各个子行走机构分别包括预设长度的差位杆(2)和两个电动轮(3);各个子行走机构中的差位杆(2)固定设置在扫地机器人本体(1)下表面对应子行走机构所在的位置,并且差位杆(2)上对应扫地机器人本体(1)行走方向的一端所在位置高于其另一端所在位置,各个子行走机构中的两个电动轮(3)分别连接对应差位杆(2)的两端;本发明设计的扫地机器人行走机构,大大提高了扫地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通过性,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清扫,有效保证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行走机构,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诸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了扫地机器人,它可以在无需任何控制的情况下,自动针对地面进行清扫,并且随着扫地机器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生产厂家也针对现有的扫地机器人不断做着改进与创新,诸如专利号:201320537462.8;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主机和尘盒,主机上设有凹腔,尘盒嵌设在所述凹腔内,尘盒的进灰口和主机的灰尘通道出灰口对应设置,在凹腔的侧壁上、位于灰尘通道出灰口的两端处,分别设置一光信号发射器和用于输出灰尘浓度信号给控制单元的一第一光信号接收器;且尘盒为透明材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扫地机器人,将灰尘浓度传感器设置在凹腔侧壁上,用户清洁尘盒时即可同时清洁了灰尘传感器的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透光板,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清洁灰尘传感器透光板的问题。
还有专利申请号:201410752789.6,公开了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以预设间距设置的多个障碍传感器,且每个所述障碍传感器对应设置一转向角度,当障碍传感器被触发时,机器人进行转向的角度与该被触发的障碍传感器对应的转向角度关联。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扫地机器人,检测到障碍物时其转向的角度与被触发的障碍物传感器预设的转向角度关联,从而可以优化机器人运动路径,提高清洁效率。
不仅如此,专利号:201520042353.8,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该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包括外壳、边刷组件、驱动电机和弹性结构,所述边刷组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边刷组件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边刷组件绕所述边刷组件的旋转轴线转动,所述弹性结构设置成向下弹性地抵压所述边刷组件。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扫地机器人,其机器人本体能够延长边刷使用寿命,有效地对地面进行清洁,从而提高清扫效果。
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现有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功能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操作也更加智能化,但是现有扫地机器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诸如现有扫地机器人在不断追求精致小巧的方向上,将产品本身的体积不断做小,以便能适应更多的狭窄空间,这其中尤指贴地性,需要采用更小的行走轮实现产品的移动,但是此种设计方向,严重影响了现有扫地机器人的通过性,即一旦遇到一些相对高点的物体就无法通过,比如地毯等,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就很难通过,进而无法针对地毯表面进行清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行走机构,采用了全新行走机构的结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扫地机器人的通过性,保证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奇锐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奇锐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5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