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O2/粉煤灰-凹凸棒石催化/吸附剂及其用于脱除烟气中单质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5489.1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伟;张先龙;徐衡;黄荣谊;沈园园;张庆平;方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16 | 分类号: | B01J20/16;B01J20/30;B01D53/86;B01D53/64;B01J23/8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13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o sub 粉煤 凹凸 催化 吸附剂 及其 用于 脱除 烟气 单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涉及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净化,具体是一种 MnO2/粉煤灰-凹凸棒石催化/吸附剂及其用于脱除烟气中单质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大,而且煤炭的利用以直接燃烧 为主。汞是煤燃烧释放的有害重金属污染物之一,能够飘浮在空气中长途迁移,并可通过食 物链进入人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持久的危害。燃煤汞污染已引起发达国 家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国政府相继颁布了法律法规来限制燃煤电厂的汞排放。我国在2012年1 月1日发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火电厂汞的排放做出了明确规定, 将烟气中汞的排放值限定在0.03mg/m3。虽然各国政府已投入巨资对燃煤汞污染控制进行相 关研究,但目前尚未形成经济有效的控制技术。
燃煤烟气中Hg的形态主要有气态的Hg0和Hg2+以及吸附于飞灰上的Hgp。大部分Hgp和 Hg2+能通过电厂现有的除尘装置、湿法脱硫装置(WFGD)得到脱除。Hg0占燃煤烟气中气态 Hg的20%~50%,由于其挥发性高、难溶于水的特性,难以被现有的电厂污染物控制装置脱除, 因而成为燃煤烟气Hg脱除研发的重点。
目前,对于燃煤烟气中Hg0的排放控制,主要方法是在烟道中喷入活性炭粉末吸附气态汞, 然后经除尘装置脱除。此方法需在除尘前喷射活性炭,烟气温度较高,导致活性炭吸附能力 较低、利用率低、喷入量大,要消耗大量的活性炭,成本很高。另一种方法是将Hg0催化氧化 为Hg2+,然后再经电厂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脱除。目前研究较多的催化剂是V2O5基商业SCR 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多以TiO2为载体,对Hg0具有较高的氧化活性,但其操作温度较高,吸 附能力很低,必须与下游的湿法脱硫装置结合,才能将Hg0氧化生成的Hg2+脱除。因此,开发 经济有效的新型催化剂及其载体,使其兼具催化活性和吸附能力,成为燃煤烟气中Hg0脱除的 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MnO2/粉煤灰-凹凸 棒石催化/吸附剂,可高效催化氧化烟气中的Hg0生成Hg2+化合物,并吸附在MnO2/粉煤灰- 凹凸棒石上,无需再经下游WFGD脱除,该催化/吸附剂以燃煤电厂固废粉煤灰和廉价易得 的凹凸棒石为载体,降低了催化/吸附剂的制备成本及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基于我们前期开发的烟气脱硝催化剂(公开号 CN102000564A,粉煤灰-凹凸棒石复合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具有催化活性 和吸附能力的MnO2/粉煤灰-凹凸棒石催化/吸附剂,并用于脱除燃煤烟气中的Hg0。
MnO2/粉煤灰-凹凸棒石催化/吸附剂制备方法是将粉煤灰与凹凸棒石按照1∶1的比例混合 均匀,加水搅拌均匀后烘干、煅烧、粉碎,过筛得到粒径30-60目的颗粒催化剂载体,将该载 体等体积浸渍于一定浓度的Mn(NO3)2溶液中,搅拌均匀,经室温静置、干燥,然后依次在 250-600℃氮气和空气气氛中煅烧2-5h,即得MnO2/粉煤灰-凹凸棒石催化/吸附剂。
本发明的MnO2/粉煤灰-凹凸棒石催化/吸附剂应用方法是将MnO2/粉煤灰-凹凸棒石催化/ 吸附剂装于固定床反应器中,控制反应温度120-200℃,通入常压含汞烟气,其中汞的浓度 为10-201μg/m3,空速5000-30000h-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学院,未经安庆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5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衍生自有机物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
- 下一篇:一种化工生产车间用反应釜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