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54987.4 | 申请日: | 2016-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翼;周轶;黄平;赵耀;钱新明;李明智;李璇;溪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氧化碳 爆炸 监测 装置 | ||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1),具有承压仓(10),用以存储二氧化碳;
加热组件(2),用以加热承压仓(10)内部的二氧化碳;
安装口(3),设置在反应釜(1)上,与所述承压仓(10)连通;
泄放组件(4),具有一定承压值,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口(3)处,在 所述承压仓(10)内部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泄放组件(4)发生泄放;
监测部件(5),用以监测所述泄放组件(4)发生爆炸时承压仓(10) 的温度以及压力;以及
注入口(6),设置在反应釜(1)上,与所述承压仓(10)连通,用于 密封注入二氧化碳;
控制阀(7),密封设置在所述注入口(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注入的二氧化碳为液态二氧化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二氧化碳注入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注入装置密封连接于所述注入口 (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为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沿所述承压仓(10)的周向设置在所述承 压仓(10)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承压 仓(10)的外部,并与所述承压仓(10)毗邻,所述加热组件(2)设置在 所述安装腔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2)为若干个电加热棒,若干个所述加热棒平行于所述承压 仓(10)竖直方向的轴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电加热棒都包括分离设置的上段加热部和下段加热部,所述上段 加热部和所述下段加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腔的上部和下部;所述 上段加热部和所述下段加热部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监测部件(5)为多个,间隔分布在所述反应釜(1)的不同高度层的侧壁 上,并插入所述反应釜(1)内的承压仓(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监测部件(5)沿着所述反应釜(1)的至少两个竖直面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部件(5)通过上段加热部和下段加热部之间的间隙插入所述承压 仓(10);或者,所述监测部件(5)通过相邻两个电加热棒之间的间隙插 入所述承压仓(10)。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组件(8),所述观察组件(8)包括开设在所述承 压仓(10)上的开口(81),和密封在所述开口(81)处的透明盖(8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透明盖(82)具有放大功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爆炸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保温罩体(9),所述保温罩体(9)环围且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反应 釜(1)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49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高灵敏湿度检测装置的煤气管道
- 下一篇:温度滴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