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苗期专用肥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3704.4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金成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苗期 专用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苗期专用肥。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条染色体。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而水稻的种植通常需要经过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水稻的育苗过程决定着水稻后期的生长和收获,而肥料的合理性会直接导致秧苗的成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肥,特别是提供一种水稻苗期专用肥。
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苗期专用肥,按原料重量份比为:磷酸二铵15-20份、硫酸钾15-20份、磷酸锌5-10份、硅酸盐矿粉1-2份、尿素20-30份、中药粉1-2和有机肥80-100份。
所述有机肥由原料重量份比动物粪30-50份、秸秆灰10-15份、沼渣10-15份和酒糟20-30份经过腐熟15-20天制成。
所述中药粉由原料重量份比胡桃根8-12份、鹤虱10-13份、艾叶8-12份、龙眼草6-8份、大蒜3-6份、薄荷叶5-10份、黄芪3-6份、甘草8-10份和山楂叶10-15份混合后然后进行蒸煮、过滤、烘干后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水稻苗期专用肥采用有机肥为主料,不仅污染小,且肥料的肥力柔和,不会发生烧苗的情况,水稻秧苗根系发达,保证育苗过程的正常进行,合理的利用中药粉避免土壤出现害虫,从而损坏水稻根系,影响秧苗的质量,且中药粉污染小,提高水稻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水稻苗期专用肥,按原料重量份比为:磷酸二铵16份、硫酸钾18份、磷酸锌6份、硅酸盐矿粉1份、尿素24份、中药粉1和有机肥85份,所述有机肥由原料重量份比动物粪43份、秸秆灰12份、沼渣13份和酒糟22份经过腐熟18天制成,所述中药粉由原料重量份比胡桃根10份、鹤虱11份、艾叶8份、龙眼草7份、大蒜4份、薄荷叶5份、黄芪3份、甘草8份和山楂叶12份混合后然后进行蒸煮、过滤、烘干后制得。
该实施例制成的专用肥含有微量元素较高,有助于提高水稻幼苗的长势。
实施例二
一种水稻苗期专用肥,按原料重量份比为:磷酸二铵18份、硫酸钾17份、磷酸锌5份、硅酸盐矿粉2份、尿素22份、中药粉1和有机肥90份,所述有机肥由原料重量份比动物粪35份、秸秆灰12份、沼渣10份和酒糟24份经过腐熟16天制成,所述中药粉由原料重量份比胡桃根8份、鹤虱12份、艾叶9份、龙眼草6份、大蒜4份、薄荷叶8份、黄芪3份、甘草9份和山楂叶11份混合后然后进行蒸煮、过滤、烘干后制得。
该实施例制成的专用肥含有的有机肥含量较高,使肥料的肥力柔和,不会发生烧苗的情况,水稻秧苗根系发达,保证育苗过程的正常进行。
实施例三
一种水稻苗期专用肥,按原料重量份比为:磷酸二铵18份、硫酸钾16份、磷酸锌9份、硅酸盐矿粉2份、尿素28份、中药粉1.5和有机肥95份,所述有机肥由原料重量份比动物粪40份、秸秆灰13份、沼渣12份和酒糟24份经过腐熟20天制成,所述中药粉由原料重量份比胡桃根10份、鹤虱10份、艾叶8份、龙眼草7份、大蒜6份、薄荷叶6份、黄芪5份、甘草10份和山楂叶14份混合后然后进行蒸煮、过滤、烘干后制得。
该实施例制成的专用肥含有的中药粉含量较高,避免土壤出现害虫,从而损坏水稻根系,影响秧苗的质量,且中药粉污染小,提高水稻的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金成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金成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3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