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米水稻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3679.X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4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金成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B79/02;A01C21/00;C05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硒米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米水稻的种植方法,种植方法步骤为选种及处理、育苗、稻田处理、插秧及查苗补苗、田间管理、收割,本水稻种植方法采用合理种植步骤,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且富硒营养剂和富硒叶面肥使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双向吸收,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含硒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硒米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富硒大米除留存了普通大米的全部营养成份,还具有抗癌、防癌、保护心脏和延缓衰老、抗氧化与消除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特殊保健功能。因为富硒大米的特殊保健功能及硒是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加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富硒米的市场售价高,大面积种植有助于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合理的种植方法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且提高水稻的哈硒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高产且含硒量高的一种富硒米水稻的种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硒米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种及处理,选取富硒优质稻种,然后用10%的秸秆灰水溶液内浸泡2-4天,溶液温度为 20-25度,然后用种衣剂包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0.3%,然后阴干备用;
第二步:育苗,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作为水稻的育苗用地,将秧田挖松,达到土块细碎、田面平整;每亩秧田施猪粪120-160kg,氮磷钾复合肥18-22kg ;然后均匀播种;用塑料薄膜将秧田盖上,18天后去掉薄膜,让秧苗通风;
第三步:稻田处理,对稻田的表面土壤先进行硒元素检测,检测后进行平整,然后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混合肥料,混合肥料原料按重量比为鸡粪30-50份、猪粪20-30份、秸秆灰50-70份、硅肥1-2份、钼肥1-2份、锌肥1-2份,每亩稻田的混合肥料为400-500kg,根据检测后的硒元素含量对稻田均匀喷洒富硒营养剂,使土壤硒元素含量达到420μg±30μg,然后利用旋耕机对稻田的表面土壤进行细化,使土壤和混合粪料混合均匀,土壤细化厚度为15-25cm,然后对稻田进行灌水,使土壤的含水量达到饱和度后继续灌水形成3-5厘米的浅水层,然后利用小型旋耕机进行二次细化;
第四步:插秧及查苗、补苗,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进行均匀插秧,每亩插秧数量为22-24万株,插秧完成后5-8天后在田间进行查苗补苗,拔除未成活的秧苗,并移植新的秧苗;
第五步: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以下措施:
a、水浆管理,插秧后稻田一直保持浅水,水稻结穗量达到70%以上,进行断水,提高抗倒伏,减轻纹枯病的危害,在水稻幼穗分化前进行复水,然后在水稻结穗饱满后进行断水;
b、追肥,在稻苗2 叶1 心至3 叶1 心期,每公顷撒施尿素10-15kg、钾肥60-75kg,促进早分蘖,在孕穗末期然后利用农药喷洒机均匀喷洒富硒叶面肥;
c、防虫,采用生物法进行防治,每亩稻田放养30只青蛙或者10只鸭子;
d、防病,利用品种多样性避免出现病害,必要时喷洒农药;
e、除草,建议进行人工或放养鸭子进行除草;
第六步:收割,水稻成熟后,在天气晴朗的天气下收割,晒干、除杂,然后入库储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水稻种植方法采用合理种植步骤,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且富硒营养剂和富硒叶面肥使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双向吸收,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含硒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金成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金成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3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