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收CSI、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3558.5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李翔;胡乐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6 |
代理公司: | 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嘉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收 csi 上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收CSI、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减少CA下多载波的CSI所占的PUCCH资源。所述接收CSI的方法包括:针对每一UE,确定在主载波的PUCCH上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其中,针对同一UE,在每一接收周期内,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相同;针对不同UE,在每一接收周期内,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不同;针对每一UE,在每一接收周期内,在PUCCH上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接收该UE上报的一个成员载波的CSI;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接收周期内接收的该UE上报的CSI为不同成员载波的CSI。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先进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可以将同一个演进型基站(eNB)下的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载波聚合在一起,同时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服务,以提供所需的速率。这些聚合在一起的载波又称为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每个服务小区都可以是一个成员载波,不同eNB下的服务小区(成员载波)不能聚合。为了保证LTE系统中的UE能在每一个聚合的载波工作,每一个载波最大不超过20MHz。但协议约束CA下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只存在于主载波上,所以当UE使用PUCCH上报CSI时,该UE配置的不同成员载波的CSI都只能从主载波的PUCCH上报。除此之外,主载波的PUCCH还需要继续支持非CA下UE上报的CSI,因此,主载波的PUCCH信道被占用的上行频带资源较多,这样会导致业务信道(如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可用资源减少,直接影响上行系统的吞吐量。
协议规定,当UE配置超过1个服务小区时,UE在指定子帧仅能上报一个服务小区的CSI,所以可能出现UE在同一个子帧反馈多个服务小区的CSI的情况。为此协议引入了一系列碰撞时的处理规则,由于流程细节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见36.213协议的7.2.2。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基站全面获知UE的每个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为同一个UE的每个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时频参数,避免了由于碰撞导致同一UE的其它服务小区的CSI信息一直得不到上报的问题。然而,当多个UE需要上报多个服务小区的CSI时,按照现有技术,为不同的UE的不同的服务小区均配置不同的时频参数,将会在PUCCH上占用较多的时频资源,进而使得业务信道的可用资源减少,大大影响了系统的上行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CSI、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减少CA下多载波的CSI所占的PUCCH资源,提高LTE-A系统的上行吞吐量,进而提升系统性能。
在网络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CSI的方法,包括:
针对每一UE,确定在每一接收周期内在主载波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上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其中,针对同一UE,在每一接收周期内,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相同;针对不同UE,在每一接收周期内,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不同;
针对每一UE,在每一接收周期内,在所述PUCCH上用于接收CSI的时频资源,接收该UE上报的一个成员载波的CSI;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接收周期内接收的该UE上报的CSI为不同成员载波的C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35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