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解胶化树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2940.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雷;陆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杰晟蜀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24 | 分类号: | C08J11/24;C08G63/49;C08L6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19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胶化 树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胶化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沸点高于190℃的多元醇、催化剂、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全部溶解;(2)将胶化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90℃‑280℃,保温反应至均一溶液;(3)按常规工艺将降解溶液用于树脂的合成,制备出合格的树脂。本发明根据酯交换的原理,通过添加较多的多元醇将胶化的聚酯或醇酸树脂降解,并将降解产物用于聚酯或醇酸树脂的合成中,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同时也制备出合格的聚酯或酸醇树脂,本发明以胶化的醇酸树脂、胶化的饱和聚酯或胶化的低活性不饱和聚酯为原料,所述的胶化物状态适用于高粘稠液态、弹性体、固态、分层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原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解胶化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指由多元醇和多元酸通过聚酯化反应合成的高分子齐聚物。根据其结构的饱和性,聚酯可以分为饱和聚酯和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酯是指主链中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主链中不含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称为饱和聚酯。聚酯可作为一种包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以聚酯瓶为例,由于用该聚合物制成的瓶子,具有质轻、不易破碎、气味保存性好、透明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来包装果汁、茶、食用油、药品、化妆品等物品。
在聚酯结构中用植物油或植物油衍生的脂肪酸改性聚酯,称为醇酸树脂。醇酸树脂由于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和性价比,目前在常温固化涂料及黏合剂领域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醇酸树脂应用于常温固化涂料及黏合剂领域是利用醇酸树脂的不饱和油脂(或脂肪酸)里含有的双键在空气中自氧化交联进行固化或醇酸树脂中的羟基与聚氨酯树脂、氨基树脂等交联进行固化。
醇酸树脂和聚酯使用广泛,生产量大,但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胶化的发生,使产品不能正常使用而浪费,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中国专利CN 103694494 A公开了一种降解胶化的醇酸树脂的方法,在反应釜中用多元醇降解已胶化的醇酸树脂,得到合格的醇酸树脂。但此发明仅适用于轻微胶化、流动较好的醇酸树脂中,适用范围比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降解胶化树脂的方法,本发明根据酯交换的原理,通过添加较多的多元醇将胶化的聚酯或醇酸树脂降解,并将降解产物用于聚酯或醇酸树脂的合成中,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同时也制备出合格的聚酯或酸醇树脂,本发明所述的胶化物状态适用于高粘稠液态、弹性体、固态、分层态,不局限于轻微胶化、流动较好的醇酸树脂,因此适用范围比较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解胶化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沸点高于190℃的多元醇、催化剂、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全部溶解;
(2)将胶化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90℃-280℃,保温反应至均一溶液;
(3)按常规工艺将降解溶液用于树脂的合成,制备出合格的树脂。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多元醇为丙三醇、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1,4-环己烷二甲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催化剂为乙酸锌和/或氢氧化锂。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抗氧剂为次磷酸和/或亚磷酸三苯酯。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胶化树脂为胶化的醇酸树脂、胶化的饱和聚酯或胶化的低活性不饱和聚酯。
进一步地,所添加的多元醇与胶化树脂中醇含量的总和与胶化树脂中酸和酸酐含量的总和的摩尔比为1.5-4.0:1。
进一步地,所添加的催化剂占多元醇和胶化树脂总重量的0.01%-0.1%。
进一步地,所添加的抗氧剂占多元醇和胶化树脂总重量的0.0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杰晟蜀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杰晟蜀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29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