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50768.9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月奎;韩飞;向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远弘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通道 检测 分拣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辊筒输送线、皮带输送线、RFID屏蔽箱、输送线、旋转平台以及分拣输送线,其中动力辊筒输送线通过皮带输送线安装于RFID屏蔽箱的入口侧,输送线一端与RFID屏蔽箱的出口侧衔接,另一端与旋转平台衔接;旋转平台连接具有两个输出方向的分拣输送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辊筒输送线输入端还设有与其衔接的缓冲平台。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缓冲平台、动力辊筒输送线、皮带输送线、RFID屏蔽箱、输送线、旋转平台以及分拣输送线之间为组合式连接,即缓冲平台、动力辊筒输送线、皮带输送线、输送线、旋转平台以及分拣输送线的长短按需要组合,分设于RFID屏蔽箱的入口侧或出口侧,各设备之间通过连接件接合。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屏蔽箱内安装输送设备及检测设备,其中输送设备为单向输送、检测设备包括上检测天线组件、下检测天线组件、侧检测天线组件以及读写器,分设在RFID屏蔽箱内的各方位,上检测天线组件、下检测天线组件以及侧检测天线组件的数据线以有线方式连接至读写器。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线两侧布置有用于检测待检箱是否到位的传感器,包括安装于动力辊筒输送线、箱前输送机、箱后输送机、检测通道箱内入口门及出口门的对射光电开关,即第一~五光电开关,各光电开关信号线连接至检测分拣系统控制装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平台下安装用于确定原点位置以便计算旋转角度的第一接近开关;检测通道箱入口门及出口门处分别设置用于检测门是否开到位的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各接近开关信号线连接至检测分拣系统控制装置。
7.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由人工将装满待检产品的待检箱放置到缓冲平台,再推入动力辊筒输送线;
动力辊筒输送线将待检箱自动输送到入箱前的皮带输送线;
皮带输送线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将列队的多个待检箱逐个自动输送入RFID屏蔽箱;
待检箱进入屏蔽箱后,屏蔽箱自动关门以屏蔽外部信号,进行检测, 检测数据通过RFID读写器送至控制系统,检测结束后开门将已检箱送出;
已检箱经输送设备进入旋转平台分拣。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转平台分拣为:控制系统根据分析结果输出控制指令至旋转平台,控制旋转平台旋转方向,将合格与不合格已检箱送至不同方向的辊子线,从而实现分拣。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通道为五组,其中第一通道布设于动力辊筒输送线处,用于待检箱的到位检测以及控制动力辊筒输送线电机传送;第二通道布设于箱前输送机处,用于待检箱的到位检测、控制箱前输送机电机传送、检测通道箱入口门的开关控制;第三通道布设于箱内输送机上,用于待检箱的到位检测以及控制箱内输送机的电机传送;第四通道布设于箱后输送机处,用于已检箱的到位检测、控制箱后输送机的电机传送、检测通道箱出口门的开关控制;第五通道布设于旋转平台处,用于已检箱的到位检测以及旋转平台的电机传送及回转。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道检测分拣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通道执行机构的动作逻辑为:
若第二通道检测到有物品,执行开门动作;
若第三通道检测到有物品,执行关门动作;
若第三通道检测到有物品,执行开门动作;
若第一~五通道中任何一个通道检测到有物品,且其前一通道也检测到有物品,则前一通道执行机构停止动作,待前一通道将物品运走再启动;
若第五通道检测到有物品,该通道的执行机构停止动作,然后通过检测物品是否合格来确定旋转平台的旋转方向,若已检箱合格则运往合格产品区,若已检箱不合格则运往不合格产品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远弘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远弘业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7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状颗粒原料螺旋输送机
- 下一篇:受控制的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