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膝关节助力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220.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4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牧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牧之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3B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关节 助力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膝关节助力保护装置由大腿支撑杆、小腿支撑杆、储能弹簧、挷带和连接器组成,使用时用挷带分别把大腿和小腿支撑杆挷扎在大腿和小腿上。上楼时,大腿和小腿支撑杆把弯腿力传递给储能弹簧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储存了弹性势能,也就是把非主负荷肌肉群,又非用力高峰期的能量储存起来了。当身体前倾抬上的腿用力提升身体时,储能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就发挥作用,减轻了上楼动作中用力高峰期的负荷。下楼的每一步中,本发明都会把部分负荷转移到大腿根和鞋子内足根部,缓冲了冲击负荷,承担了部分体重负荷。在平地行走等日常行动中,本发明也都能帮我们分担负荷,从而保护了膝关节。本发明可以很方便地在工作状态和不工作状态相互转换而不用穿、脱本装置。
技术领域
生活用品,保健器械。
背景技术
上楼和登山,相当于把自己背上楼和背上山,双腿要承受很大的负荷,下楼和下山,膝关节要承担很大的冲击负荷,很容易受伤。
现行的膝关节保护器多用弹性布、毛毡、海绵等制作,紧裹膝关节以防止和減少损伤,但并不減轻双腿和膝关节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大腿支撑杆、小腿支撑杆、储能弹簧、绑带和连接器组成,使用时用绑带分别把大腿和小腿支撑杆绑扎在大腿和小腿上。
大腿和小腿支撑杆用钢丝弯曲成二段长杆和一段弧形杆构成的“门”字形, 大腿和小腿的二段长杆曲线分别贴合大腿和小腿的后半部二侧,大腿弧形杆贴合大腿根和臀部的分界曲线。小腿弧形杆贴合鞋子内足根部的曲线。
大腿支撑杆和小腿支撑杆“门”字形的开口处也就是钢丝的二端,它们的各一端分别和一个储能弹簧的二端连接。
本发明设计了专门的连接器,它除了连接支撑杆和储能弹簧之外,还可以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和储能弹簧的弹性力,另外,它可以很方便地让本装置在工作状态和不工作状态相互转换而不用穿、脱本装置。
上楼提起前腿时,大腿和小腿支撑杆把弯腿力传递给储能弹簧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储存了弹性势能,也就是把既非主负荷肌肉群又非用力高峰期的能量储存起来了。
当身体前倾提上台阶的腿用力提升身体时,储能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就发挥作用,减轻了上楼动作中主负荷肌肉群的用力高峰期的负荷。
下楼的每一步中,本发明都会把前腿踏下台阶时本来由膝关节承受的冲击负荷和本来由后腿弯曲承受的体重负荷部分地转移到大腿根和鞋子内足根部。
在平地行走和坐下起立等日常生活的行动中,本发明也都能帮我们分担冲击负荷和体重负荷,把它们转移到大腿根和鞋子内足根部。
附图说明:本附图均为示意图
图1为采用第一种或第二种连接器的本装置穿戴在腿上的侧面图
图2为采用第一种或第二种连接器的本装置的正面图
图3为第一种连接器安装后的局部
图4为第一种连接器纵剖面图
图5为第一种连接器横剖面图
图6为第二种连接器安装后的局部侧面图
图7为第二种连接器中圈簧夹和撑杆夹组合件的横剖面图
图8为第二种连接器中离合钩的横剖面图
图9为采用第三种连接器的本装置穿戴在腿上的侧面图
图10为第三种连接器安装后的局部侧面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采用第四种连接器的本装置穿戴在腿上的侧面图
图13为第四种连接器安装后的局部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牧之,未经郑牧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中分娩床
- 下一篇:一种导盲方法及装置、导盲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