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线路板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0219.1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7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磊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线路板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元器件接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线路板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线路板(基材为PCB或FPC)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表贴原件或PCB连接器或塑料件进行连接。由于表贴原件的连接可靠性不高,PCB连接器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而塑料件不方便固定,在装配线路板时套管容易掉下来;或者不能依靠塑料件进行多层线路板间限高连接;中间不能穿螺丝,且距离小、不能紧密连接。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实现多层线路板之间快速、可靠的连接结构,以提高安装效率和安装性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层线路板的连接方法,该多层线路板的连接方法使所述线路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紧密、稳定和可靠,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组装及拆卸。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多层线路板的连接方法,设置一带有通孔的可首尾串接的连接件,其一端设有凸台,另一端凹设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限位台阶,所述凸台的下方设有与线路板上连接孔相匹配的环状卡接槽,组装时先用若干等高的连接件将其卡接槽卡接在同一块线路板的多个连接孔里,再将下层线路板所用连接件的凸台抵住上层线路板对应位置所用连接件的限位台阶,一层层组装之后,用螺栓穿过各首尾串接的连接件的通孔,再用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限位台阶的形状、位置及大小相匹配,使得多根连接件首尾串接时,下层连接件的凸台稳定置于上一层连接件的限位台阶之内;并且,该连接件自凸台这一端还设有轴向延伸、径向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与该连接件另一端的限位台阶不连通,但是该缺口轴向延伸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凸台及卡接槽的高度之和。
优选地,该连接件的主体为圆柱体,所述通孔、所述凸台、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卡接槽均为轴对称结构,且均与所述圆柱体共轴。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圆柱、棱柱、圆台或棱台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端部小、中间大的“圆台+圆柱”或“棱台+棱柱”的组合结构,其端部为圆台或棱台结构,靠近卡接槽的部分为圆柱或棱柱结构;其中,圆柱或棱柱的高度占凸台总高度的1/10至1/2。
优选地,所述圆柱体的高度为5mm~13mm,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0mm~1.8mm,所述卡接槽的高度为1.0mm~1.6mm。
优选地,所述卡接槽实体部分的直径不大于待连接的线路板上面的连接孔的直径,所述卡接槽的高度不小于待连接的线路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缺口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卡接槽深度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自凸台这一端设有至少一处缺口。
本发明,其突出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所述线路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紧密、稳定和可靠;特别地使多层线路板连接时,能使每层塑料连接件固定于该层线路板不会掉落,同时可实现多层线路板以塑料连接件限高下的可靠连接,与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组装及拆卸并且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连接件叠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多层线路板的连接方法,设置一带有通孔1的可首尾串接的连接件,所述通孔1上下贯通所述连接件的中心位置,所述通孔1的设计便于螺钉穿过,供组装后的多层线路板定位固定;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凸台2,另一端凹设与所述凸台2相匹配的限位台阶3,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凸台2的下方设有与线路板上连接孔相匹配的环状卡接槽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磊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磊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50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