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表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8315.2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阮晓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A44C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表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带,具体涉及一种与智能手表进行通信的个人通信电子设备,其外形是一只普通手表的表带。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一种可穿戴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他主机设备连接后可以做到在不方便使用上述尺寸较大的设备的情况下保持不间断的通信。智能手表在得到可穿戴性,便携性的同时,由于设备尺寸过小,存在电池容量过低,储存容量小,功能单一,扩展性差,无法个性化定制功能的缺点。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一种设备,它能够在不影响智能手表可穿戴性,便携性的情况下,给智能手表提供更大容量的电池,更多的储存空间,加入更多的传感器从而扩展功能,并预留可扩展的借口。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嵌有柔性电路板的表带主体,与智能手表连接的表带头部预留串行接口,微处理器,电池,蓝牙芯片,多个外接芯片插座。
前述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既可以通过表带头部的串行接口有线方式连接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和其他主机设备,也可以通过蓝牙芯片,WIFI芯片无线方式连接到智能手表。
前述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表带上预留多个统一接口的外接芯片插座。
前述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外接芯片插座可以插入电池。
前述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外接芯片插座插入电池时,既可以给表带本身供电,也可以通过总线给连接的智能手表。
前述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外接芯片插座可以插入统一接口处理后任何格式的储存卡。
前述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外接芯片插座插入的储存卡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智能手表。
前述智能表带,起特征在于,外接芯片插座可以插入统一接口处理后的任何传感器芯片,包括但不限于,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电量计,NFC,蓝牙,WIFI,心率,血氧,温度,GPS芯片,摄像头。
前述智能表带,其特征在于,外接芯片插座插入传感器芯片后,即可以通过有线方式连接智能手表,又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智能手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是一种模块化的只能可穿戴设备,它采用了表带的样式,不改变人们的穿着习惯,通过外界芯片插座连接电池,储存设备,传感器芯片的方式,解决了一般智能手表无法做到的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做功能的要求,人们不再需要频繁的更换智能手表去获得更大的电量,更大的储存,更多的传感器功能,只需要在上述智能表带外接芯片插座上插入需要的芯片即可获得功能的更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表带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表带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连接智能手表或其他主机的串口总线。2.串口总线外包磁力扣,使表带的两部分能够通信,并连接在在一起。3,4,5,6,7,8-n外接芯片插座,数量视表带长度而定。9.led电源指示灯。10.表带开关。11.磁力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对成熟电路,结构和技术细节的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智能表带,包括:嵌有柔性电路板的表带主体,连接智能手表的串口总线1,连接表带两部分的外包磁力扣的穿孔总线2。
表带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和管理表带上各个部件的微处理器(未图示),以及储存器(未图示),电池(未图示)。
参照图1,表带主体上设置有外接芯片插座3,4,5,6,7,8,至n,具体数量由实际需要而定。
表带主体上的外接芯片插座可以接入统一接口处理后的微处理芯片,包括但不限于储存卡,传感器,电池。
表带主体外接芯片插座插入蓝牙芯片或WIFI芯片后,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智能手表通信。
参照图2,表带主体侧面设置有led指示灯9,可以显示电量和表带开关状态。
参照图2,表带主体侧面设置有开关10,可以控制表带开关与重启。
参照图2,表带主体侧面设置有磁力充电接口11,可以连接充电线给表带充电。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智能表带具有以下功能:
1.辅助储存功能,在本表带的外接芯片插座上插入储存卡后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智能手表的信息保存在表带上,扩大了智能手表的储存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培养用加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