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8103.4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高然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6 | 分类号: | G03G21/16 |
代理公司: | 31210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梅高强;张丽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 ||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壳体、旋转件、扫描模块和成像模块。壳体具有容置空间、下壁面和上壁面。旋转件包括受推部、枢接部和联接部。枢接部枢接于壳体上并邻近上壁面。扫描模块联接于联接部,并与旋转件连动而具有扫描位置与抬起位置。成像模块可旋转地并可抽离地位于容置空间内。成像模块包括相连接的碳粉载体和感光组件。碳粉载体具有推抵面,其面向上壁面并对应受推部。当碳粉载体远离上壁面时,扫描模块位于扫描位置而邻近于感光组件。当碳粉载体靠近上壁面时,推抵面抵压受推部,以使扫描模块与旋转件连动而位于抬起位置并相对远离感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活动式扫描模块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打印机的机种,若根据光源区分,大致上可分为镭射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打印机。相较之下,由于光源的采用不同,LED光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及较低的耗电量。且LED光源产生的热量低,散热组件的配置可相对减少,以降低机器运作的噪音。此外,LED打印机无需设置复杂的光学结构,不仅耐用度及可靠度提升,其所需要的产品体积较激光打印机较小,在产品设计上能够收纳更多复合式的功能。因此,相较于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逐渐成为趋势。
但在打印技术上,由于光源的差异,LED打印机的LED扫描头需设置于较贴近感光鼓的位置,以利LED扫描头对焦,例如,在实际的使用情况,LED扫描头与感光鼓两者之间的距离需介于0.5mm(毫米)~1mm。然而,由于贴近设置的LED扫描头易干扰到墨粉盒的组装而有误撞击感光鼓的风险。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在更换墨粉盒时,连接于墨粉盒上的感光鼓会误撞击LED扫描头而导致感光鼓受损,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在LED打印机中设置防护机构。
防护机构例如为连杆机构或安全锁。首先,以连杆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会于前门与成像模块之间设置连杆机构,当使用者打开前门要替换墨粉盒时,连杆机构会随着前门的开启而连动将LED扫描头抬起,以驱使LED扫描头远离感光鼓适当距离,确保使用者在抽出成像模块的过程中不会使感光鼓碰撞LED扫描头,但该连杆机构的设计,其所需延伸的距离较长,且其作动上需使用多个连杆连动,机构设计繁琐,除了会造成组装的困难,更增加了制造的成本。再者,以安全锁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前门处设置安全锁,当使用者要替换墨粉盒时,需在将前门开启后,再将安全锁打开以连带将LED扫描头抬起,但该安全锁的设计却增加了操作的步骤,反而造成使用者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以此提升成像模块的组装效率与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壳体、至少一个旋转件、扫描模块和成像模块。壳体具有容置空间及位于该容置空间相对两侧的下壁面和上壁面。至少一个旋转件包括受推部、枢接部及联接部。枢接部枢接于壳体上并邻近于上壁面。枢接部衔接于受推部与联接部。扫描模块联接于联接部,并与至少一个旋转件连动而具有较远离上壁面的扫描位置与较靠近上壁面的抬起位置。成像模块可旋转地并可抽离地位于容置空间内,且成像模块介于扫描模块与下壁面之间。成像模块包括彼此相连接的碳粉载体和感光组件。碳粉载体具有至少一个推抵面。至少一个推抵面面向上壁面,并对应于受推部。成像模块可相对于壳体转动而允许碳粉载体相对靠近或远离上壁面。当碳粉载体相对远离上壁面时,扫描模块位于扫描位置而邻近于感光组件。当碳粉载体相对靠近上壁面时,碳粉载体的至少一个推抵面抵压旋转件的受推部,以使扫描模块与至少一个旋转件连动而位于抬起位置,并相对远离感光组件。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示的成像设备,由于扫描模块装设于枢设于壳体的旋转件上,使得当成像模块相对于壳体旋转时,碳粉载体即可以其推抵面抵压旋转件的受推部,以连动地将扫描模块抬起而相对远离感光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8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