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6193.3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7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邓钧;阪野雅弘;邱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莫列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2/55;H01R12/5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泰强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及多个导电端子。绝缘壳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由底面往顶面方向凹设的电路板插槽及多个端子槽,且在每一界定端子槽的槽壁形成一靠抵结构。导电端子分别设于端子槽。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于绝缘壳的固定部、一由固定部顶端延伸的上弹性部及一由固定部底端延伸的下弹性部。上弹性部具有一由固定部延伸的第一臂、一由第一臂延伸并伸出顶面且弯曲的第一接触段及一由第一接触段延伸的第二臂,且第二臂的末端在第一接触段受压时抵于对应端子槽内的靠抵结构。下弹性部由固定部底端弯曲往斜上延伸且末端形成一伸入电路板插槽的第二接触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以电连接互相垂直的两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种用以电连接互相垂直的两电路板的电连接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496594号(中国大陆对应案CN01265368.3、美国对应案US6406305)所揭露的。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多个设于该绝缘本体的端子模块,每一端子模块包括一第一端子与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一用以与一第一电路板接触的第一臂部,及一用以与一第二电路板接触的第二臂部。该第二端子具有一与该第二臂部对应的接合部,以与该第二臂部共同夹持该第二电路板。
该第一端子的第一臂部及第二臂部与皆为单悬臂,且以压接的方式与电路板接触,在一些装置及其应用的环境中,例如油压检测装置中,这种压接的力量显得不足以应用在这些要求更为严格的装置及应用环境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增加导电端子与电路板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
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是包含一绝缘壳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壳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由该底面往该顶面方向凹设的电路板插槽及多个布设在该电路板插槽的横向延伸方向上的端子槽,且在每一界定端子槽的槽壁形成一靠抵结构。该等导电端子分别设于该等端子槽。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固定于该绝缘壳的固定部、一由该固定部顶端延伸的上弹性部及一由该固定部底端延伸的下弹性部。该上弹性部具有一由该固定部延伸的第一臂、一由该第一臂延伸并伸出该顶面且弯曲的第一接触段及一由该第一接触段延伸的第二臂,且该第二臂的末端在该第一接触段受压时抵于对应端子槽内的靠抵结构。该下弹性部由该固定部底端弯曲往斜上延伸且末端形成一伸入该电路板插槽的第二接触段。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的上弹性部的第一臂由该固定部顶端往斜上延伸,该第一接触段由该第一臂弯曲往下延伸,该第二臂由该第一接触段朝该固定部往斜下延伸。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的上弹性部的第二臂的末端形成往两侧凸出且弯曲的一抵靠段,且该抵靠段两侧在该第一接触段受压时抵于对应端子槽内的靠抵结构。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的上弹性部与下弹性部往该固定部的同一侧面方向凸伸,相邻的导电端子反向设置,且该等导电端子的固定部交错地位于该电路板插槽的两侧,使得相邻导电端子的上弹性部及下弹性部交错地由两侧往中间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端子槽具有一贯穿该顶面的上槽部及一位于该上槽部下方且与该电路板插槽相连通的下槽部。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靠抵结构为形成于对应端子槽的槽壁的相对侧的阶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莫列斯有限公司,未经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莫列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6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状除磷剂自动投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盘料架增加卷纸带的设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