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紧张性头疼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5555.7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5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綦升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綦升信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20;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紧张 头疼 中药 药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紧张性头痛 的中药药丸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 主要表现为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的紧束、受压 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作为一过性障碍,紧张性头痛多 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有关,但如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 的特征性症状之一。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儿童也可患病,男、女无 差别。病初症状较轻,以后渐渐明显加重。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征是 头部呈钝痛,无搏动性,头痛位于顶、颞、额及枕部,有时上述几个 部位均有疼痛,头痛程度属轻度或中度,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常诉 头顶重压发紧或头部带样箍紧感,另在枕颈部发紧僵硬,转颈时尤为 明显,无畏光或畏声。少数患者伴有轻度烦躁或情绪低落。近年来随 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其患病率有逐渐上升 的趋势,约占门诊头痛的50%。
目前,紧张性头痛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西医主要应用止痛剂、 肌肉松弛剂、抗抑郁药物等治疗,长期应用西药治疗肠胃道的副作用 大,病人不易耐受。中医学认为紧张型头痛属于“头痛”、“头风” 范畴,病位在于头,涉及脾肝肾等脏腑,主要因素有风、火、痰、瘀、 虚。风邪上扰、气机失和,肝郁化火、肝火上扰,痰浊内生、壅阻络 窍,气滞血瘀、经脉不畅,湿邪困阻、清阳不展,坐卧不当、劳伤筋 脉,劳损伤正、脑失所养为主要病因,脉络阻闭、神机受累、清窍不 利为其基本病机,临床研究多从祛风散寒、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 痰通络几个方面入手,辩证施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治愈率高、安 全无副作用的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中药药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柴胡 10-20份、郁金7-15份、香附5-10份、川芎8-15份、荔枝核4-11份、 细辛2-7份、白芷5-12份、黄芪6-12份、巴戟天5-10份、枸杞子10-20 份、熟地8-15份、当归6-12份、鸡血藤7-15份、木瓜10-17份、桂枝 4-10份、柏子仁3-9份、酸枣仁8-14份、莲子2-6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柴胡14份、郁金12份、香附8份、川芎9份、 荔枝核8份、细辛3份、白芷7份、黄芪10份、巴戟天8份、枸杞子 12份、熟地10份、当归10份、鸡血藤8份、木瓜15份、桂枝5份、 柏子仁5份、酸枣仁11份、莲子3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中药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柴胡15份、郁金10份、香附7份、川芎10份、 荔枝核7份、细辛5份、白芷9份、黄芪8份、巴戟天7份、枸杞子 15份、熟地12份、当归8份、鸡血藤10份、木瓜13份、桂枝7份、 柏子仁6份、酸枣仁10份、莲子4份。
优选地,所述柴胡为醋炙柴胡。
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柴胡、郁金、香附、川芎、荔枝核、细辛、白芷、黄芪、 巴戟天、枸杞子、熟地、当归、鸡血藤、桂枝按照重量份称取,加8 倍水煎煮1.5h,过滤,得滤渣和一道煎煮液,向滤渣中加入5倍水, 煎煮0.5h,过滤得二道煎煮液,合并两次煎煮液,加热浓缩为相对密 度为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木瓜、酸枣仁、莲子、柏子仁粉碎至100目的细粉,备用;
(3)将步骤(2)中的细粉加入到步骤(1)的稠膏中,加入辅料 制备成中药药丸。
优选地,所述中药药丸为6g/粒。
本发明中各成分的功效如下: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有和解表里、疏肝解 郁、升阳举陷之功效。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 郁、清心凉血之功效。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 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之功效。
川芎:味辛性,性温,归肝、胆经,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 血祛瘀、止痛之功效。
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綦升信,未经綦升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