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墙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5148.6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方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汪永生;彭丽芳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东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墙构造。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住宅结构中,外墙构造一般有少部分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大部分 是短支剪力墙和砌体构造加构造柱构造。该种外墙构造由于包括混凝土部分和 砌体构造部分,因此需要分别成型,成型工艺复杂,而且墙体整体性差,对外 墙构造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 质量较轻的外墙构造。
为达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墙构造,包括混凝土层, 混凝土层内置有沿外墙构造的竖直方向延伸的减重结构。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外墙构造,为一体成型的混凝土层结构,可以实现一次 浇筑,提高浇筑成型效率,降低材料运输难度,成型工艺简单,能够有效节省 工期。由于混凝土层里面设置有减重结构,因此可以减少混凝土体积,节省外 墙成本,同时能够减轻外墙构造质量,对外墙构造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外墙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墙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层;2、减重结构;3、减重孔;4、拉结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 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墙构造包括混凝土层1, 混凝土层1内置有沿外墙构造的竖直方向延伸的减重结构2。
外墙构造为一体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层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结 构和砌体结构相结合的外墙构造而言,可以实现一次浇筑成型,提高浇筑成型 效率,降低材料运输难度,成型工艺简单,能够有效节省工期。由于混凝土层 里面设置有减重结构2,因此可以减少混凝土体积。
由于内置的减重结构2一般为价值较低且重量较轻的物体,且减重结构2 沿外墙构造的竖直支撑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在保证外墙构造的支撑强度的基础 上减轻外墙构造质量,节省外墙成本,对外墙构造的支撑结构有利。
此外,由于本发明中的外墙构造整体为混凝土浇筑成型,不存在砌体结构, 因此可以克服砌体结构所带来的渗漏问题,提高了外墙构造的防水性能。
减重结构2为管状结构。由于管状结构一般为空心,因此可以在混凝土层 内形成空心的管状区域,由于这一部分区域均是空置,因此可以减轻成型时需 要浇筑的混凝土量,减轻外墙构造的质量。
减重结构2的截面可以为矩形管、圆管或菱形管等,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 管状结构。当减重结构2为管状结构时,减重结构2可以为金属管或者其他的 韧性材料制成的管。
结合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减重结构为空心圆管。为了避免浇筑 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经由管孔进入到管内,可以在管口两端设置塞子,将管口 两端堵住。该管状结构也可以在成型完毕后直接焊死两端。
减重结构2也可以为实体的柱状结构,或者是填充在混凝土层中的其他形 状的轻质材料,当减重结构2为实体时,减重结构2的密度需要小于混凝土层 1的密度,从而达到减轻外墙构造质量的目的。减重结构2例如为PVC或EPS 制成。
结合参见图4所示,减重结构2也可以为多边形柱,多边形柱为轻质材料。 优选地,多边形柱内包括多个减重孔3。减重孔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 和多边形孔。当然,多边形柱也可以为蜂窝状结构。减重孔3的大小以避免混 凝土进入为宜。
优选地,多个减重结构2沿外墙构造的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可以提高混凝 土层外墙构造的受力均匀性,降低由于减重结构2的存在对外墙构造所造成的 不利影响。
优选地,多个减重结构2通过垫块、钢筋或拉结筋4固定。在进行混凝土 浇筑时,首先绑扎好构造筋,然后通过垫块、钢筋或拉结筋4等按照一定间距 固定价值低、重量轻的减重结构2,然后合好模板浇筑混凝土,最终形成本发 明的外墙构造。拉结筋4可以为C型结构。
在混凝土层1内设置有构造钢筋,可以对混凝土层1起到防裂作用,提高 混凝土层1的耐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5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