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铅蓄电池硫酸回收系统及利用其回收硫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3858.5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才;王晖;查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奇华清膜分离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杨柳林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渗析 储酸设备 硫酸回收 渗析液 增压泵 硫酸 回收 废旧铅蓄电池 板框过滤 回收系统 微滤膜 纳滤膜过滤设备 阴离子交换膜 第一增压泵 纳滤膜过滤 供应设备 过滤设备 节能环保 收集设备 输液管道 酸液回收 隔膜泵 废酸 过滤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铅蓄电池硫酸回收系统及利用其回收硫酸的方法。该系统包括通过输液管道相连通的废酸收集设备、隔膜泵、板框过滤设备、第一储酸设备、第一增压泵、微滤膜过滤设备、第二储酸设备、扩散渗析设备、第三储酸设备、第二增压泵、纳滤膜过滤设备、酸液回收设备,扩散渗析设备内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设备上还设置有扩散渗析渗析液入口,扩散渗析渗析液入口与第三增压泵相连接,第三增压泵另一端与扩散渗析渗析液供应设备相连接。利用该回收系统回收硫酸的方法,包括板框过滤、微滤膜过滤、扩散渗析、纳滤膜过滤等步骤。该回收系统结构简单,污染小,节能环保,利用其回收硫酸回收效率高,能适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酸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废旧铅蓄电池硫酸回收系统及利用其回收硫酸的方法。
技术背景
废旧铅酸蓄电池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随着我国汽车、通讯工业的发展,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报废量也迅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我国每年产生废铅酸蓄电池已达110*104吨以上,近几年这一数据仍在不断增长。报废的铅蓄电池主要包括废硫酸液(重量百分比浓度一般在15~30%)、金属铅、铅膏、PVC隔板以及PP塑料等。其中,铅具有较强的毒性,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废旧铅酸蓄电池需妥善处置。
废旧铅蓄电池的废硫酸中铁离子含量往往高达10~150mg/L,远高于我国蓄电池用硫酸质量标准(HG/T2692-2007)优级品的要求标准该标准要求硫酸中铁含量指标为≤0.0005%(w)(约为6.27mg/l)。更高于我国高质量电瓶要求使用分析纯试剂硫酸(GB/T625-2007)中铁含量指标的规定。而且,这部分废硫酸中还含有难分离、有毒性的铅离子,不能直接回收利用。目前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废硫酸用片碱中和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这样不仅需消耗的大量的中和片碱,处理成本高,而且还产生大量含酸废水,造成严重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关于废旧铅酸蓄电池硫酸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的报道,这些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渗析法、膜集成分离法等。离子交换法虽然具备较高的去除率,但目前应用范围还受到离子交换剂的品种、性能、成本限制。而渗析法主要优点在于动力消耗小,但在回收硫酸对金属杂质含量要求高,因而需要多级处理,所回收的硫酸浓度较低,不适宜工业再利用;膜集成分离法对废硫酸中的铅铁等金属离子有较好的截留效果,但仍需解决膜组件如何在强酸条件下长期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旧铅蓄电池硫酸回收系统及利用其回收硫酸的方法,该回收系统回收系统结构简单,污染小,节能环保,利用其回收硫酸回收效率高,能适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废旧铅蓄电池硫酸回收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输液管道相连通的废酸收集设备、隔膜泵、板框过滤设备、第一储酸设备、第一增压泵、微滤膜过滤设备、第二储酸设备、扩散渗析设备、第三储酸设备、第二增压泵、纳滤膜过滤设备、酸液回收设备,其中,所述废酸收集设备设置有废酸收集入口,所述板框过滤设备上设置有泥饼收集口,所述扩散渗析设备内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所述扩散渗析设备上还设置有扩散渗析渗析液入口,所述扩散渗析渗析液入口与第三增压泵相连接,所述第三增压泵另一端与扩散渗析渗析液供应设备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板框过滤设备上设置有板框过滤出料回流口,所述板框过滤出料回流口与所述废酸收集入口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膜过滤设备上还设置有微滤膜反洗液入口,所述微滤膜反洗液入口与第一反洗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反洗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储酸设备上开设的反洗酸液出口端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阴离子交换膜将扩散渗析设备内腔分隔成渗析室和扩散室,所述扩散渗析渗析液入口与渗析室相连通,所述扩散渗析浓缩液出口与扩散室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奇华清膜分离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奇华清膜分离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3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氮化硅粉体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