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2145.7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石鸿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鸿娟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复合 硅酸铝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
背景技术
工业发展迅速,造成的工业污染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业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 气和废渣,废水的治理相对于废气、废渣的治理而言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水自源缺乏的 国家地区,工业民用废水如造纸、印染、冶金、选矿、制革、电度以及生活废水等等,大量 地排入河流、湖泊,渗入地下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综合上述原因治理废水、防止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已是头等首要问题。目前治理废水的方 法很多,第一是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生成和排放,第二是废水的再生利用,这对那些废水排 放量大的企业更为重要。废水的净化再生利用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法,即向废水中添加净水剂 使水中的悬浮物、色素以及其他杂质凝聚沉淀分离,得到可以重新使用的工业用水。目前, 在现有技术中处理工业民用污水所使用的净水剂主要有无机净水剂和有机净水剂两大类,无 机净水剂的使用经历了硫酸铝、聚合铝、聚合铁、活性硅酸等几个阶段,以上几个具有代表 性的净水剂在对污水的处理中存在着各自的不足。用硫酸铝作净水剂,净水剂的投入量大、 生产成本高、低温适应性差、净化处理过的水中铝的含量高。聚合铝虽然较硫酸铝在成本上、 低温适应性上和水中铝的残留量上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产品性能 不稳定等,另外由于聚合铝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生产设备不能使用普通的碳钢和不锈钢制造, 即使使用价格昂贵的钛钢,反应釜和其他辅助设备的使用寿命也达不到6年,有些生产厂家 采用耐腐蚀的搪瓷内衬的反应釜,但仍解决不了高温强腐蚀而产生的跑冒滴漏问题。除了上 述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外,在污水处理上还存在有脱色性能差、沉降速率慢、 要和其他净水剂配合使用等不足,因而不具有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
申请号为CN9611592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该净水剂的COD去除 率及脱色效果比先前的净水剂有所突破,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净水剂既能保留 多价金属的电中和及凝聚性能,又利用活性硅酸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聚凝扫络作用,在COD去 除率及脱色效果方面均比现有技术更为优异,而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无三废产生, 可直接用于净化饮用水。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200~300份;可 溶性铝盐,300~400份;可溶性硅酸盐,50~60份;可溶性金属氯化物,90~110份;可溶性 金属氧化物,1~3份;硼酸0.6~1.0份;其中,所述可溶性铝盐为硫酸铝,所述可溶性硅酸盐 为硅酸钠,所述可溶性金属氯化物为氯化镁与氯化锰按重量份比80:20~90:10的混合物,所述 可溶性金属氧化物为氢氧化镁。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250份;可溶 性铝盐,350份;可溶性硅酸盐,55份;可溶性金属氯化物,100份;可溶性金属氧化物,2 份;硼酸0.8份;其中,所述可溶性铝盐为硫酸铝,所述可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所述可溶 性金属氯化物为氯化镁与氯化锰按重量份比85:15的混合物,可溶性金属氧化物为氢氧化镁。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200份;可溶 性铝盐,300份;可溶性硅酸盐,50份;可溶性金属氯化物,90份;可溶性金属氧化物,1 份;硼酸0.6份;其中,所述可溶性铝盐为硫酸铝,所述可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所述可溶 性金属氯化物为氯化镁与氯化锰按重量份比80:20的混合物,可溶性金属氧化物为氢氧化镁。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聚硅酸铝净水剂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300份;可溶 性铝盐,400份;可溶性硅酸盐,60份;可溶性金属氯化物,110份;可溶性金属氧化物,3 份;硼酸1.0份;其中,所述可溶性铝盐为硫酸铝,所述可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所述可溶 性金属氯化物为氯化镁与氯化锰按重量份比90:10的混合物,可溶性金属氧化物为氢氧化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鸿娟,未经石鸿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2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