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1764.4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涛;马宏辉;孙伟;穆晓凯;杜家楠;李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3/14 | 分类号: | F16D3/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轴器,具体为一种减振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两根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转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由于动力机的驱动转矩与工作机的负载转矩不稳定,以及传动系统的转速不断变化,使得传动系统在变转速、变载荷工况下产生机械振动,这将对轴系零件造成附加动应力,影响传动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并减少零件的使用寿命,严重时将直接导致零件失效。
目前,在传动系统负载、转速变化较大的工况下,多采用具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即弹性联轴器以减振,改善传动系统工作性能。但是弹性联轴器的动态特性参数与弹性元件本身的硬度、弹性和阻尼等性能有关,各参数之间相互制约,关系复杂,动态特性参数的获取较困难,减振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不能准确地针对特定频率的外部激励进行减振。同时,与刚性联轴器相比,由于受到动态载荷的作用,弹性联轴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存在转角和转速偏差,无法满足高精度传动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针对不同转速工况,减小特定频率扭转振动的刚性联轴器对保证传动系统精确传动和平稳运行,提高零件使用寿命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联轴器,根据离心摆式减振器原理,通过调节减振机构中滑块的径向移动距离改变减振机构的固有频率,使得振动能量最大程度的耗散在减振机构中,以减小传动系统在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扭转振动,保证电机和传动系统平稳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振联轴器,包括输入法兰和输出法兰,所述减振联轴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入法兰与输出法兰之间的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转接盘、滑块、减振滚子、大锥齿轮和小锥齿轮;所述转接盘的两侧分别与输入法兰和输出法兰固定,所述转接盘与输入法兰连接的侧面上圆周均布有n个滑槽,其中n≥2,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为转接盘的径向,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滑块的正面具有半圆形滚动槽,背面具有螺牙;所述减振滚子设置在滚动槽内,与所述滚动槽间隙配合;所述大锥齿轮安装在所述转接盘的内部,且与转接盘同轴心,所述大锥齿轮背面具有锥齿,正面具有与所述滑块上的螺牙相适配的螺纹;所述小锥齿轮安装在所述转接盘的内部,沿所述转接盘周向均布,所述小锥齿轮为m个,其中m≥2,所述小锥齿轮与所述大锥齿轮啮合;小锥齿轮转动带动大锥齿轮绕转接盘的中心轴线旋转,进而带动滑块沿转接盘径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机构还包括两侧分别与转接盘和输出法兰固定的中间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盘上圆周均布设置有m个用于安装小锥齿轮的小锥齿轮安装孔,所述小锥齿轮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为转接盘的径向。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个数n=4,所述小锥齿轮的个数m=4。
更进一步地,所述让输入法兰与所述转接盘通过8个矫直孔螺栓把合;所述输出法兰、中间法兰和转接盘通过8个矫直孔螺栓把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旋转小锥齿轮带动大锥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滑块沿转接盘的径向移动,改变减振滚子绕转接盘的中心旋转的半径与滚动槽的半径之比,从而改变减振机构的固有频率,使减振机构的固有频率与联轴器的外部激励频率相等,以使振动能量最大程度的耗散在减振机构中,进而减小传动系统在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扭转振动,保证电机和传动系统平稳运行,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减振机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转接盘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块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块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大锥齿轮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小锥齿轮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减振机构几何映射关系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减振机构原理图。
图中:1、输入法兰;2、中间法兰;3、输出法兰;4、转接盘;40、滑槽;41、小锥齿轮安装孔;5、滑块;50、滚动槽;51、螺牙;6、减振滚子;7、大锥齿轮;70、螺纹;8、小锥齿轮;80、锥齿轮轴;9、铰制孔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电流变自动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侧滚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