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41362.4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兰园;何亦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兰园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日常生活中每天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一般七百户家庭的居民区人口为2100人左右,每天产生的有机生活垃圾约为1.75吨,常规方式为集中在垃圾中转处集中堆放后,有垃圾处理车转运到垃圾处理厂处理的,居民也没有把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后用生活垃圾处理系统降解后再利用,或者只是把生活垃圾堆积在池内,自然处理后,作为废料应用,时间长,效果差,异味浓,容易滋生大量病菌和环境、空气污染,有些是集中用焚烧的方式,直接破坏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含进料池、一级厌氧池、水压间一、二级厌氧池、水压间二、三级厌氧池、水压间三、四级厌氧池、水压间四、输料管、出料管、储肥池,中间各用熟料管连通,水压间四右侧设储肥池,储肥池与水压间四为一体,中间用隔板隔离,隔板上端设送料孔,储肥池右端设输料管,把处理后垃圾送至氧化塘或农作物用于施肥,采用把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垃圾采用多次厌氧发酵后,产生纯净的有机肥来浇灌农作物,从而形成一个绿色生态循环模式,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变废为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含进料池、一级厌氧池、水压间一、二级厌氧池、水压间二、三级厌氧池、水压间三、四级厌氧池、水压间四、输料管、出料管、储肥池,所述进料池为方形池,底部设输料管与右侧的一级厌氧池连通,所述一级厌氧池右端设输料管与水压间一连通,所述水压间一右端设输料管连通右侧设置的二级厌氧池,所述二级厌氧池右端设输料管与右侧的水压间二连通,所述水压间二右端设输料管与右侧的三级厌氧池连通,所述三级厌氧池右端设输料管与右侧的水压间三连通,所述水压间三右端设输料管与右侧的四级厌氧池连通,所述四级厌氧池右端设出料管与右侧的水压间四连通,所述水压间四右侧设储肥池,所述储肥池与水压间四为一体,中间用隔板隔离,隔板上端设送料孔,储肥池右端设输料管。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池、一级厌氧池、水压间一、二级厌氧池、水压间二、三级厌氧池、水压间三、四级厌氧池、水压间四、储肥池的上端平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把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垃圾采用多次厌氧发酵后,产生纯净的有机肥来浇灌农作物,从而形成一个绿色生态循环模式,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和安装示意图。
图中:进料池1、一级厌氧池2、水压间一3、二级厌氧池4、水压间二5、三级厌氧池6、水压间三7、四级厌氧池8、水压间四9、输料管10、出料管11、储肥池12、送料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含进料池1、一级厌氧池2、水压间一3、二级厌氧池4、水压间二5、三级厌氧池6、水压间三7、四级厌氧池8、水压间四9、输料管10、出料管11、储肥池12,所述进料池1为方形池,底部设输料管10与右侧的一级厌氧池2连通,所述一级厌氧池2右端设输料管10与水压间一3连通,所述水压间一3右端设输料管10连通右侧设置的二级厌氧池4,所述二级厌氧池4右端设输料管10与右侧的水压间二5连通,所述水压间二5右端设输料管10与右侧的三级厌氧池6连通,所述三级厌氧池6右端设输料管10与右侧的水压间三7连通,所述水压间三7右端设输料管10与右侧的四级厌氧池8连通,所述四级厌氧池8右端设出料管11与右侧的水压间四9连通,所述水压间四9右侧设储肥池12,所述储肥池12与水压间四9为一体,中间用隔板隔离,隔板上端设送料孔13,储肥池12右端设输料管10,本发明采用把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垃圾采用多次厌氧发酵后,产生纯净的有机肥来浇灌农作物,从而形成一个绿色生态循环模式,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变废为宝。
所述进料池1、一级厌氧池2、水压间一3、二级厌氧池4、水压间二5、三级厌氧池6、水压间三7、四级厌氧池8、水压间四9、储肥池12的上端平齐。
实施案例:本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位常温发酵,整个处理流程时间为15-20天,厌氧压力最大为100cm水柱,从一级厌氧池2开始,池内挂生物填料,确保厌氧效果,进料池1、一级厌氧池2、水压间一3、二级厌氧池4、水压间二5、三级厌氧池6、水压间三7、四级厌氧池8、水压间四9、储肥池12之间为串联方式连接,输送采用高压水输送,生活垃圾通过整个流程处理后,从输料管10送出,并输送到氧化塘囤积或直接农作物施肥浇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案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范畴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兰园,未经陈兰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41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锰渣复混肥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粉土—水泥轻质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