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的防腐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8934.3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平;王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丛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1/06;B05D3/00;B05D3/02;C09D163/00;C09D161/06;C09D7/61;C09D7/41;C09D5/08;C09D5/03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邓丹丹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防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的防腐处理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钢筋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钢筋表面的清洁度达到Sa2.5级以上,表面粗糙度达到Rz25‑100um;B、在50‑60℃下预热钢筋,保温5‑10分钟;C、用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对步骤B所得干燥后的钢筋表面进行静电喷涂,喷涂的静电压为50‑65KV,静电流为62‑80uA,雾化压力为0.3‑0.45MPa,喷涂距离为150‑200mm;D、对步骤C得到的钢筋进行加热固化,加热温度为160‑170℃,加热时间为2‑2.5小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环氧涂层钢筋耐腐蚀性能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筋的防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配入钢筋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因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和紧固耐用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在现有的混凝土建筑结构中,钢筋的锈蚀现象不断出现,钢筋锈蚀后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损失,因为当钢筋锈蚀后,钢筋的力学性能下降,截面积损失,且腐蚀物会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下降,从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降低,同时,腐蚀物挤压混凝土,致使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现有的钢筋防腐措施是在钢筋表面涂覆环氧涂层,但是这种环氧涂层钢筋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有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现有的环氧涂层钢筋表面的涂层不完整,存在孔洞,且涂层较薄,易磨损,而加大这些孔洞,没有涂层覆盖的钢筋部分就会发生局部锈蚀,致使钢筋的腐蚀速率加快,防腐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的防腐处理方法,它能够解决现有环氧涂层钢筋耐腐蚀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的防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钢筋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钢筋表面的清洁度达到Sa2.5级以上,表面粗糙度达到Rz25-100um;
B、在50-60℃下预热钢筋,保温5-10分钟;
C、用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对步骤B所得干燥后的钢筋表面进行静电喷涂,喷涂的静电压为50-65KV,静电流为62-80uA,雾化压力为0.3-0.45MPa,喷涂距离为150-200mm;
D、对步骤C得到的钢筋进行加热固化,加热温度为160-170℃,加热时间为2-2.5小时。
上述钢筋的防腐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步骤C中采用两组喷枪先后反向螺旋环绕喷涂,喷涂范围交叠。
进一步的,步骤D所得钢筋的涂层干膜厚度为380-450um。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680份、酚醛树脂200份、二氧化钛100份、流平剂10份,硫酸钡140份,碳酸钙150份,有机颜料6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涂层的孔隙率低,不易破损,防腐性能好;清洁和预热钢筋可以确保后续静电喷涂的效果,提高涂层的附着力;通过控制静电喷涂的相关参数来获得均匀、致密的防腐涂层,从而提高钢筋的防腐性能;延长固化时间可获得更稳定的防腐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680份、酚醛树脂200份、二氧化钛100份、流平剂10份,硫酸钡140份,碳酸钙150份,有机颜料6份。
钢筋的具体防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丛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丛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