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花生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8615.2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4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红;张相琼;张小军;刘昌奇;岳福良;侯睿;李文均;许明阳;蔡从武;谢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花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发挥着重 要作用,据报道,硒元素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和肝脏、防止糖尿病 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防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以及解毒和保护视力等功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追求,对富硒食品也越来越重视,科研 工作者对农作物的富硒方法开展了多方面研究。目前作物施硒的主要方式 有土壤施硒、拌种、叶面施硒、水培施硒等,其中以叶面施硒更能提高作 物对硒元素的吸收,并且可提高作物对硒的生物利用率。且通过叶面喷硒 方式补充硒的不足是操作方便、经济有效、安全无污染的有效途径。
黑花生作为富硒功能食品的一种,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已被人们广 泛认可。黑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种,也被称作富硒黑花生,花生仁种皮为 黑色,富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需 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花生荚果硒含量在0.01~1.0㎎/㎏属于富硒花生, 黑花生天然硒含量平均达到0.051㎎/㎏,通过科学的硒肥施用技术,硒的 含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最高可达到4.59㎎/㎏。
如何合理的通过人工增施硒肥,使黑花生的富硒效果和营养保健功能 达到最优,需要开发一种新的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黑花生的 硒肥施用栽培技术方法。
一种黑花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整地及底肥施用
采用免耕垄作的方法,在平整的土地上每隔80㎝开一个施肥沟,每 667㎡施肥按照50㎏花生专用复合肥或将炭基肥2~4㎏、磷酸二氢钾2~3 ㎏、铁锌肥0.2㎏、优质硼肥0.1㎏混匀后,均匀撒施于施肥沟;在两沟 之间起土盖沟作垄,垄距80㎝~83㎝,垄面宽50㎝~55㎝,平坝地垄高 10㎝~12㎝,坡台地8㎝~10㎝;垄作好后,在其上拌沙撒施质量百分比 为50%的辛硫磷和质量百分比为为0.5%的多菌灵500倍液;
水分管理
在花针期、荚果期及荚果成熟期遇到严重干旱时,通过种植沟小水浇 灌,并及时浅锄,遇涝时及时开沟排水;
叶面追肥
在结荚到饱果期每667㎡根外喷施肥料;喷施时间在晴天下午4时以 后,每隔10d喷一次,喷2~3次;
硒肥施用
选用液体硒肥,用法用量为300ml/667㎡兑水15㎏,开花期、下针 期或幼果发育期,喷施2次,间隔10d~15d;在晴天无风条件下叶面均匀 喷施;
田间管理
花生出苗后及时查看苗情,发现缺苗,及时浸种补种;在花生始花期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除草。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黑花生的栽培方法,所述液体硒肥其有机硒 ≧60g/L。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黑花生的栽培方法,所述叶面追肥步骤中所述 肥料为:
质量百分比为0.3%~0.4%的磷酸二氢钾与硼肥的混合物0.2公斤;
或质量百分比为0.6%的尿素水溶液与质量百分比为1%~2%的磷酸二 氢钾水溶液各50㎏的混合物;
或质量百分比为5%~10%的草木灰浸出液60㎏;
或质量百分比为2%的硫酸钾或氯化钾水溶液60㎏。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黑花生的栽培方法,包括种子处理步骤,具体 为:
选择双粒果,在剥壳前带壳晒种2d~3d,并在剥壳后筛选一级健米 作种;用稀土或种衣剂进行拌种或进行种子包衣。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黑花生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播期
根据前作收获情况,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
种植规格
每垄播种2行,平均行距41㎝~41.5㎝,穴距18㎝~20㎝,每穴播2 粒种子;
地膜覆盖
播种后三天内喷洒封闭除草剂后人工覆盖地膜,覆膜花生收获后及时 清除田间残膜。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黑花生的栽培方法,所述田间管理步骤中,当 出结荚初期主茎高度达30㎝~35㎝的情况时,每667㎡施多效唑40g+爱 苗10ml+磷酸二氢钾300g的混合物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端子
- 下一篇:鼓式刹车制动器的偏心蹄片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