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8057.X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东;黄嵩;王灿祥;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晓东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A01G25/16;E02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7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智能 水渠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 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农民种农作物时,农作物与水渠之间大多用人工装土进行堵水,这样 操作堵水不严、劳动强度大、费时、耗力操作不方便;虽然有的地方水渠上安 装有闸门,但大部分还都是添堵的方式更换水渠灌溉的位置,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装置,旨在解决人工 添堵水渠,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方法,该物联网智能水渠 开合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者在家里或者外地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设备查看田间水渠中的水温、水 位等参数,通过摄像头观察田间的灌溉情况,通过在田间水渠安装物联网智能 闸门,通过遥控装置遥控不同的闸门开合组合,实现分流灌溉不同的田块;
该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方法通过编写的遥控app软件实现遥控和参数 配置,实现水田水位监测点远程监测,远程设置水位上限、下限,通过蓄水、 排水工程实现水田水位在设定范围内;同时在wifi环境下实现电脑或手机远程 视频监控,实时查看水田环境状况;进行命令信号的无线传输;接收命令,控 制水渠上闸门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方法的物联 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装置,该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装置包括:
智能遥控主机,通过以太网、485总线或无线与执行机构相连,用于通过编 写的遥控app软件实现遥控和参数配置,实现水田水位监测点远程监测,远程 设置水位上限、下限,通过蓄水、排水工程实现水田水位在设定范围内;同时 在wifi环境下实现电脑或手机远程视频监控,实时查看水田环境状况;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进行命令信号的无线传输;
执行机构,与数据传输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命令,控制水渠上闸门动作。
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为485总线收发、以太网模块或者zigebee收发 模块。
进一步,所述远程监测分为手动和自动。
进一步,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控制电路、单片机、电机、减速器、闸门;
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电机,电机连接减速器,电机通过螺 杆、限位连接闸门。
进一步,所述智能遥控主机是电脑、手机或pad。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方法的 庄园管控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方法的 水渠灌溉系统。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装置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填补了市场上远程操控的物联网闸门的空白,通过物理闸门的 设计实现了遥控水源灌溉不同的地的目的,为规范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大力加 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本发明以建设高标 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为士地整治重点 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提供个性化的物联网解 决方案。本发明方便大型庄园的管控,节省人力,改善以往水渠杂乱,水浪费 的现象,节约灌溉;科学有效的保证水稻田以及水渠灌溉农田的合理灌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遥控主机;2、数据传输装置;3、执行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 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该物联网智能水渠开合控制装置包括:智能终端1、无线传输装置2、执行 机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晓东,未经孙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8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