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6192.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庆;毕劲松;赵华筠;余军;姚传根;耿海燕;陈金莉;赵华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球每年因水稻稻瘟病危害损失稻谷约60亿美元。在我国稻瘟病流行年份,水稻往往要减产10—30%,有时甚至更多,严重地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实践证明选用丰产抗病的水稻良种是防治稻瘟病经济有效的措施。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水稻育种计划都把抗病、抗虫、抗逆育种列为重要目标。然而要选育抗病品种,首先就是要对水稻品种资源进行快速而大规模的鉴定,筛选不同质的抗源提供杂交亲本,使一些具有特殊抗性的材料得到及时应用,从而培育出对某些病虫等具有抗性的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目前,水稻稻瘟病鉴定方法一般有人工接种鉴定和自然诱发鉴定。人工接种鉴定是在水稻抽穗期喷雾稻瘟病病菌,让其感染发病,根据稻穗颈部发病程度进行分级鉴定。但此法受温湿度影响大,喷雾稻瘟病病菌后如果温湿度低,病菌无法生存繁殖,影响鉴定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其具有鉴定结果不受温湿度影响,鉴定结果更准确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配置稻瘟病菌液:将若干株感稻瘟病稻株放在水中浸泡12小时后放入恒温箱,保持25-30℃,时间为24小时,用显微镜镜检看到病菌分生孢子后即可,拿出若干株感稻瘟病稻株放在水中涮洗后得到的液体即为稻瘟病菌液;
b、制作专业透明塑料袋:选用白色透明薄膜并将其折叠熨烫成1米长0.5米宽塑料袋若干个;
c、用医用注射器把稻瘟病菌液注入若干株健康稻株穗部,把塑料袋套在所述稻株上,每个塑料袋套4株,套住后在所述水稻植株下部用绳子将塑料袋固定,防止塑料袋脱落;
d、一个月后打开塑料袋,鉴定所述稻株发病程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专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水稻植株,增加温湿度,创造高温高湿环境,有效诱发病菌大量繁殖,从而达到鉴定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a、配置稻瘟病菌液:将若干株感稻瘟病稻株放在水中浸泡12小时后放入恒温箱,保持25-30℃,时间为24小时,用显微镜镜检看到病菌分生孢子后即可,拿出若干株感稻瘟病稻株放在水中涮洗后得到的液体即为稻瘟病菌液;
b、制作专业透明塑料袋:选用白色透明薄膜并将其折叠熨烫成1米长0.5米宽塑料袋若干个;
c、用医用注射器把稻瘟病菌液注入若干株健康稻株穗部,把塑料袋套在所述稻株上,每个塑料袋套4株,套住后在所述水稻植株下部用绳子将塑料袋固定,防止塑料袋脱落;
d、一个月后打开塑料袋,鉴定所述稻株发病程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其采用专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水稻植株,增加温湿度,创造高温高湿环境,有效诱发病菌大量繁殖,从而达到鉴定效果。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诱发稻瘟病效果好,是一项简单高效的稻瘟病抗性鉴定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6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室内花盆
- 下一篇:一种设施植物LED光温协同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