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壁挂式活动甲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5719.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寿;徐荣伟;于晓龙;孙忠军;陈海宏;黄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48 | 分类号: | B63B3/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挂式 活动 甲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船舶甲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方便及可以有效防止甲板下方船舱内的货物移动或晃动、确保船舶行驶平稳安全的壁挂式活动甲板。
背景技术
甲板是船体的重要构件,是船舶结构中位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将其水平分隔成若干层。现有技术的活动甲板都是采用吊装方式进行安装与拆卸的,操作上比较麻烦,且甲板拆卸后需要有地方放置,很不方便。公开日为2015年1月28日,公开号为CN 104309768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有活动甲板定位导轨装置的多用途船,包括多组活动甲板定位导轨装置,每组活动甲板定位导轨装置包括四条设有2-5个牛腿支撑的导轨架,牛腿支撑包括枢接轴及支撑体,支撑体内设有下油缸,下油缸活塞上端与支撑块连接;同侧舱壁上同层的两个牛腿支撑上方设有三个上油缸,上油缸的两端均设有上油缸活塞,靠近舱壁的上油缸活塞的外端部连接有后顶块,远离舱壁的上油缸活塞的外端部与同一长条状前顶板铰接,两个下油缸通过液压管道与三个上油缸连通。这种活动甲板可以在一定的空间上升降,但也是采用吊装方式进行装卸,很不方便。另外,现有技术的甲板与下层船舱的货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在船舶行驶过程中由于船舶的晃动,货物容易随着滑动或晃动,容易影响船舶行驶的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公开日为2013年4月10日,公开号为CN202863713 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甲板结构,所述甲板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甲板层和水泥膨胀珍珠岩层,所述水泥膨胀珍珠岩层与所述甲板层相粘合。该甲板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来替代目前常用的甲板基层敷料,所得到的甲板结构各项性能均能很好地满足要求,且由于水泥膨胀珍珠岩的密度低、敷设厚度不受限制,因此甲板结构的重量大大降低,船体净重得以减轻,局部过重现象得以调解消除,船体结构的稳定性得以提高。但该甲板不能解决因甲板与下层船舱的货物之间存在空隙而引起的货物滑动或晃动、使船舶行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活动甲板采用吊装方式进行安装与拆卸,操作麻烦,且甲板拆卸后放置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方便的壁挂式活动甲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甲板与下层船舱的货物之间存空隙,货物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容易滑动或晃动,影响船舶行驶的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货物在船舶行驶过程中的滑动或晃动,提高船舶行驶稳定性的壁挂式活动甲板。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式活动甲板,设置在船舱的舱壁上,包括设置在同一高度上的左甲板及右甲板, 左甲板的左侧边通过铰接座与左侧舱壁铰接, 右甲板的右侧边通过铰接座与右侧舱壁铰接, 船舱的舱壁上还设有卷扬式甲板升降机构, 左甲板及右甲板均与升降机构的升降钢索连接,活动甲板升起时,左甲板的右侧边与右甲板的左侧边水平对接且通过插销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插销机构包括设置在一侧甲板上呈直线排列的12至36个插销,另一侧甲板上设有与所述插销对应的插销孔。本发明的活动式甲板为两块拼接结构,当不需要使用甲板时分别通过铰接座竖直悬挂在船舱的舱壁上;当需要用到甲板时,通过卷扬式甲板升降机构将左右甲板的悬空端拉起并在水平位置对接,对接后通过设置在一侧甲板上的多个插销插入另一侧甲板的插销孔,使两块甲板固定。由于升降机构设置在甲板的前后两端部,因此不会影响到货物的装卸。这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活动甲板采用吊装方式进行安装与拆卸,操作麻烦,且甲板拆卸后放置不便的问题。
作为优选,插销设置在插销槽内,所述插销的后端并列设有与插销(长度方向)垂直的前槽与后槽,甲板内设有与前槽及后槽平行的滑块槽,滑块槽与前槽及后槽的槽底均在同一平面上,滑块槽内设有插销驱动滑块,所述滑块滑动方向的前后两端形成有倾斜的导向部,滑块的高度大于前槽及后槽的深度,滑块上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同一条链条的两端固定连接,甲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链条啮合的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滑块驱动电机,前槽的后壁上设有前槽导向斜面,后槽的前壁上设有后槽导向斜面,插销的前端间隔设有前挡圈与后挡圈,前后挡圈之间的甲板上固定有隔板,前后挡圈与隔板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5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舱壁板的骨材贯穿孔孔型结构
- 下一篇:站坐都舒服的两轮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