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缩径式轧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4621.0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关欣;王宝民;慕玉文;孔令民;陈桂娟;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丰运精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0 | 分类号: | B21B13/00;B21B15/00;B21B3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27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径式 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缩径式轧机。
背景技术
轴锻造加工过程包括下料、加热、轧制、二次加热、制坯、成形等多道工序,其中轧制过程通常是利用中频加热设备将轴加热后,再利用轧机进行制坯,现有技术中的轧制设备受轧制原理限制,整体设备普遍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因此加热设备和轧制设备难以设计成一体结构,整个工艺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轴的长度会变长,而现有技术中轧制设备通常难以实现轴端部的随动夹持,这也会影响轧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径式轧机,将加热装置和轧制装置设为一体,并且轧制装置利用可胀缩的压头对工件进行缩径加工,轴端部的夹持机构也能够实现随动夹持,加工效果好且缩短了工艺周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缩径式轧机,包括基座、轧制装置、加热装置、转动支承机构、移动支承机构和液压缸,其中所述基座两侧分别设有前支架和后支架,轧制装置、加热装置和移动支承机构依次分别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前支架与所述移动支承机构相邻,所述后支架与所述轧制装置相邻,所述液压缸设置于前支架的外侧,所述移动支承机构通过所述液压缸驱动移动,转动支承机构安装在基座的后支架上,工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动支承机构和移动支承机构支承,且工件通过所述转动支承机构驱动旋转,所述移动支承机构在加工工件时随着工件长度变化移动。
所述基座上设有滑轨和齿条,所述轧制装置下部设有轧制装置移动座,所述加热装置下部设有加热装置移动座,所述移动支承机构设有支承移动座,所述轧制装置移动座、加热装置移动座和支承移动座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在所述轧制装置移动座和加热装置移动座的一侧均设有驱动电机,每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
所述轧制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推块和压头,在所述缸体的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设有活塞推块,在所述缸体的内底板与外底板之间设有多个压头,所述活塞推块沿着缸体的轴向移动,各个压头通过所述活塞推块推动沿缸体的径向移动。
所述活塞推块与压头的接触面均为斜面。
沿着缸体的轴向看去,所述压头呈瓣状且各个压头沿圆周方向均布。
在所述缸体的外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活塞推块相抵的缓冲弹簧。
所述移动支承机构包括支承移动座、卡头和支承杆,所述支承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座上,卡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移动座上,所述支承杆通过所述卡头夹持,所述支承杆的自由端与工件端部抵接。
所述转动支承机构包括卡头、支承杆和转角液压缸,其中卡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后支架上,转角液压缸设置于基座上,且所述卡头通过所述转角液压缸驱动旋转,支承杆通过所述卡头夹持,且所述支承杆的自由端与工件的端部抵接。
所述卡头通过转角液压缸驱动往复转动。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将加热装置和轧制装置设为一体,随着加热装置移动,所述轧制装置跟随对工件缩径加工,有效缩短工艺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的轧制装置利用可胀缩的压头结构对工件进行缩径加工,由于各个压头间存在缝隙,因此在每次缩径加工后,通过转动支承机构驱动工件自动转动一定角度(往复),这样便使工件表面都加工到,保证加工效果。
3、本发明通过转动支承机构和移动支承机构支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轴的长度会变长,所述移动支承机构能够随着工件长度变化移动,从而保持加工轴平直。
4、本发明转动支承机构支承和移动支承机构均通过卡头夹持支承杆与工件端部抵接,这样便保证工件端部也能加工到,保证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轧制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转动支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液压缸,2为连接架,3为支承移动座,4为卡头,5为工件,6为加热装置,7为轧制装置,8为支承杆,9为卡头,10为基座,11为齿条,12为支承杆,13为加热装置移动座,14为轧制装置移动座,15为活塞推块,16为压头,17为接口,18为内底板,19为缓冲弹簧,20为转角液压缸,21为轴承,22为滑轨,23为转动支承机构,24为移动支承机构,25为外侧板,26为内侧板,27为外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丰运精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丰运精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4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钢卷锈蚀的方法
- 下一篇:压延机控制装置、压延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