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2411.8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剑;唐兵;王春梅;王学武;王延春;刘东全;盛罗;邹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信电气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3/00 | 分类号: | G01L13/00;B67D7/30;B67D7/3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少油 补油装置 设备在线 压力监测 自动定量 补油 互感器 流量计 设备健康状态 差压变送器 压力变送器 实时检测 事故发生 控制器 电磁阀 绝缘油 检测 综合分析 套管 取油 绝缘 计量 自动化 报警 评估 | ||
1.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器和控制器,所述储油器的出油口连接由储油器出油阀和进新油流量计组成的串联管路A的一端,所述串联管路A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少油设备分别连通,串联管路A与A相少油设备连接的管路上设有A相少油设备进油阀,串联管路A与B相少油设备连接的管路上设有B相少油设备进油阀,串联管路A与C相少油设备连接的管路上设有C相少油设备进油阀;在A相少油设备与A相少油设备进油阀之间设置A相放油管路,所述A相放油管路设置有A相放油阀、A相放油流量计;在B相少油设备与B相少油设备进油阀之间设置B相放油管路,所述B相放油管路设置有B相放油阀、B相放油流量计;在C相少油设备与C相少油设备进油阀之间设置C相放油管路,所述C相放油管路设置有C相放油阀、C相放油流量计;
还包括用于检测少油设备之间压差的差压变送器或压力变送器;
所述储油器出油阀、进新油流量计、A相少油设备进油阀、B相少油设备进油阀、C相少油设备进油阀、A相放油阀、A相放油流量计、B相放油阀、B相放油流量计、C相放油阀、C相放油流量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差压变送器或压力变送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管路A的另一端还通过管路连接零相少油设备,在串联管路A与零相少油设备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零相少油设备进油阀,在零相少油设备与零相少油设备进油阀之间设置零相放油管路,所述零相放油管路设置有零相放油阀、零相放油流量计,所述零相少油设备进油阀、零相放油阀、零相放油流量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压变送器有两个,包括设置在A相少油设备和B相少油设备之间的A/B相差压变送器,和设置在B相少油设备和C相少油设备之间的B/C相差压变送器;所述零相少油设备设有零相压力变送器或压力表,所述零相压力变送器或压力表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变送器有三个,包括分别设置在A、B、C三相上的A相压力变送器、B相压力变送器、C相压力变送器,还包括设置在零相少油设备上的零相压力变送器或压力表,所述零相压力变送器或压力表与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的进油管道上设置有储油器进油阀、储油器进油流量计,所述储油器进油阀、储油器进油流量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油器设置有储油器上限位开关和储油器下限位开关,所述储油器上限位开关、储油器下限位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变电站检测平台有线和/或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报警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少油设备在线压力监测及自动定量取/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固化有:
用于分析少油设备间压差变化的数据分析模块;
用于对少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的评估模块;
储油器进油自动控制模块;
少油设备取油/补油自动控制模块;
零相少油设备取油/补油自动控制模块;
用于存储历史数据的存储模块;
用于查询历史数据的查询模块;
故障分析、报警处理模块;
所述历史数据包括少油设备间压差的实时检测数据、历史最高压力、历史最低压力、压力变化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信电气工程技术公司,未经成都佳信电气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24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