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1566.X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东;丁作伟;刘洪玲;杜赵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G01N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织物 抽拔 顺滑性 套接 测量装置 右丝杆 左丝杆 塞筒 步进电机 热管机构 热管外壁 热管 测量 触压传感器 垂直向上 固定机构 同步转动 温度条件 热管壁 回折 可用 移动 | ||
1.一种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机构(1)、塞筒机构(2)、塞筒顶入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的固定机构(4)包括底板(41)、左固定杆(42)、右固定杆(43)、中梁(44)和上梁(45),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均固定于底板(41)上,上梁(45)固定于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上,所述的塞筒顶入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1)、传动机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所述的步进电机(31)固定于底板(41)上,所述的左丝杆(34)套接于左固定杆(42)内,所述的右丝杆(37)套接于右固定杆(43)内;所述的中梁(44)套接于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上;所述的热管机构(1)包括热管(11)、触压传感器(12)、T型连接块(13),管状织物(5)可套接于所述的热管(11)外壁上,所述的T型连接块(13)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梁(45),下端与热管(11)相连;触压传感器(12)固定于所述的热管(11)侧壁上;所述的塞筒机构(2)包括盖夹(21)、固紧螺丝(22)、塞筒(23)、绝热块(24)和压力传感器(2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25)上端与绝热块(24)固接,下端固定于中梁(44)上,塞筒(23)下端连接绝热块(24),塞筒(23)的上侧设有盖夹(21),所述的盖夹(21)与塞筒(23)通过固紧螺丝(22)固定连接,管状织物(5)的一端可置于所述的盖夹(21)与塞筒(23)之间并由固紧螺丝(22)夹紧;所述的步进电机(31)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中梁(44)垂直向上移动,使所述的管状织物(5)从套接于热管(11)外壁被回折抽拔顶入热管(11)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左主动齿轮(32)、左被动齿轮(33)、右主动齿轮(35)与右被动齿轮(36),所述的左主动齿轮(32)与左被动齿轮(33)啮合,右主动齿轮(35)与右被动齿轮(36)啮合,所述的左丝杆(34)与左被动齿轮(33)固定,所述的右丝杆(37)与右被动齿轮(36)固定;所述的步进电机(31)驱动左主动齿轮(32)传动左被动齿轮(33)带动左丝杆(34)转动,所述的步进电机(31)还驱动右主动齿轮(35)传动右被动齿轮(36)带动右丝杆(37)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11)头端拐角半径r的范围为0.5~5mm或r>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11)腔体内径D的范围为6~30mm或D>3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11)可控制套接于热管(11)壁上的管状织物(5)所处的环境温度范围为0℃~300℃或300℃~650℃。
6.一种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将管状织物(5)的一端套接于热管(11)外壁上,另一端置于夹盖(21)与塞筒(23)之间并由固紧螺丝(22)夹紧;
步骤2:启动热管(11),控制热管(11)壁的温度值为常温,即10℃~30℃;
步骤3:启动步进电机(31),使其带动所述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中梁(44)垂直向上移动,使所述的管状织物(5)从套接于热管(11)外壁被回折抽拔顶入热管(11)内部,触压传感器(12)感受力值,即为管状织物(5)套接于热管(11)壁上时与热管(11)壁之间产生的接触压力;压力传感器(25)感受力值,即为抽拔力F,结合中梁(44)的移动位移及热管(11)壁的温度值,获得该温度条件下管状织物(5)的抽拔力-位移曲线;
步骤4:计算顺滑度S和轴向摩擦力fa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的顺滑度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顺滑度,Fmax—最大抽拔力,通过抽拔力-位移曲线得到,Fb—管状织物的断裂强力,通过织物断裂强伸仪测得;
所述的轴向摩擦力fa的计算公式为:
fa=x·πD·Δfa
式中,fa—轴向摩擦力,D—热管腔体内径,Δfa—管状织物轴向单位面积摩擦力,与抽拔力F相等;
步骤5:重复进行步骤1~4,其中步骤2中控制热管壁的温度值为高温,即100℃~350℃,计算顺滑衰减率δS,所述的顺滑衰减率δ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δS—顺滑衰减率,Sn—常温条件下的顺滑度,Sh—高温条件下的顺滑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15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腐酸钠含量测定的方法
- 下一篇:丁苯橡胶中炭黑的粒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