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近式均压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0923.0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邢政;陈如;肖丽芳;王建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3/3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14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压线 电枢线圈 电枢 绝缘压板 换向器 压圈 绝缘衬垫 并头套 绝缘片 侧边 盘轴 加工 制作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近式均压线结构,包括两电枢线圈、设置在两电枢线圈非换向器连接端的径向内侧的电枢压圈、设置在电枢压圈径向内侧的均压线盘和设置在均压线盘轴向侧边的绝缘压板,所述均压线盘和绝缘压板之间夹设有两均压线,两均压线之间设有绝缘衬垫,均压线盘与其相邻的均压线之间设有绝缘片,所述均压线通过并头套与电枢线圈连接。本发明是一种安装在非换向器端的渐近式均压线结构,以解决原有结构复杂、制作加工及维护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直流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直流电机的渐近式均压线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直流电机一般采用单叠绕组或者多重路波绕组,多极单叠绕组需要连接用于改善电机磁路不对称的甲种均压线,多重路波绕组需要连接用以保证绕组各并联支路电阻相等的乙种均压线。
现有技术中,安装在换向器端的渐近线式均压线是将换向器升高片分成两根渐近线导线,分别与电枢绕组的等电位点相连,升高片兼起均压线的作用。换向器整体升高片分为两层,两层升高片之间需用绝缘隔开。同一换向片上的两个升高片以相差一个均压节距与电枢绕组连接。电枢绕组与升高片之间采用钼极电阻焊。此种结构有以下缺点:
1、升高片很长,机械强度低,容易断裂。
2、需采用绑扎绳固定或捆束式固定等措施固定升高片,两层升高片之间又需绝缘,大大增加了换向器的制作难度及制作周期。
3、均压线安装在换向器端,升高片作为均压线,全额均压效果好,但结构过于复杂,制作、加工难度大,时间较长,影响电机的整体制作周期。
4、均压线安装在换向器端,容易引起碳粉堆积,可能会引起短路故障。
5、升高片作为均压线,维护不便;
6、采用双层升高片,增加了换向器材料成本及轴向尺寸,不利于电机内部空间的布局。。
电枢绕组与升高片之间采用钼极电阻焊,所需设备复杂,耗电量大,对电枢绕组及升高片表面清理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大型直流电机渐近式均压线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在非换向器端的渐近式均压线结构,以解决原有结构复杂、制作加工及维护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渐近式均压线结构,包括两电枢线圈、设置在两电枢线圈非换向器连接端的径向内侧的电枢压圈、设置在电枢压圈径向内侧的均压线盘和设置在均压线盘轴向侧边的绝缘压板,所述均压线盘和绝缘压板之间夹设有两均压线,两均压线之间设有绝缘衬垫,均压线盘与其相邻的均压线之间设有绝缘片,所述均压线通过并头套与电枢线圈连接。
所述均压线为垂直折弯的扁铜线,均压线包括径向延伸部和轴向延伸部;所述并头套为缺口式并头套,并头套由铜带制成,并头套设有电枢线圈插口和均压线插口,两个电枢线圈的两个非换向器连接端均伸入电枢线圈插口中并与并头套通过银铜焊焊接在一起,两均压线的两轴向延伸部的端部均伸入均压线插口中并与并头套通过银铜焊焊接在一起。
均压线盘和绝缘压板之间还夹设有绝缘垫块,均压线盘与绝缘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绝缘垫块。
绝缘垫块位于两均压线的径向内侧,绝缘垫块与两均压线的两径向延伸部之间设有涤纶毡。
两电枢线圈的外侧设有无纬带。
均压线盘与其相邻的均压线之间设置的绝缘片为L型绝缘片,均压线盘与其相邻的均压线之间设有多层L型绝缘片,L型绝缘片包括径向伸出部和轴向伸出部,L型绝缘片的径向伸出部设于均压线盘盘底与相应均压线的径向延伸部之间,L型绝缘片的轴向伸出部夹设于两均压线的轴向延伸部与均压线盘侧壁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渐近式均压线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30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