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解比色管及消解比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9580.6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陈天瑜;王贵东;李泽彪;李锡峰;朱润泉;谢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伟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21/03;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解 比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应 用于环保水质监测的消解比色管及消解比色系统。
背景技术
消解是指在加热的条件下利用强酸或强碱对样品进行反应处 理以使有机物分解或使其中还原性物质被破坏,将各种价态的元素 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同时使样品得 以浓缩(即清澈透明无沉淀)从而便于分析测定的过程。在现有技 术中,在进行消解比色时常采用直管型玻璃管对样本进行消解或者 比色。在进行加热消解时,大多采用空气导热的方式。采用空气导 热的方式存在导热效率低,能源浪费多的缺陷。同时,现有的消解 比色还存在加热消解和比色分析很难同时进行操作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热效率高、加热消解与比色分析能同时进行的消 解比色管或消解比色系统。
就消解比色管而言,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解比色 管,包括:第一管体及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两端的第二管体及第三管 体。所述第二管体及所述第三管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所 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多个固定柱沿所述第一管体 延伸方向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相对的两侧上。所述第二管体上 设置有多个的第一定位凸块及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定位凸块沿 所述第二管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一侧。所述第二 定位凸块间隔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块相对的所述第二管体的 另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消解比色管中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第二管体 一端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管体内部凹陷的容纳槽,用于容纳温度传 感器。
进一步地,上述消解比色管中还包括第一环形通孔及第二环形 通孔。所述第一环形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第三管体的 一端,所述第二环形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一定位凸 块和第二定位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管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和 所述第二环形通孔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消解比色管中所述多个固定柱包括第一固定 柱、第二固定柱、第三固定柱及第四固定柱。所述第一环形通孔、 第一固定柱及第三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 固定柱及第四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相对所述第一环形通孔、 第一固定柱及第三固定柱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消解比色管中还包括多个第三固定凸块及第四 固定凸块,所述第三固定凸块及第四固定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 相对的两侧上。其中,所述第三固定凸块间隔设置在沿所述第一管 体延伸方向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与所述第三管体之间的所述第 一管体上。所述第四固定凸块间隔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 述第三固定柱之间的所述第一管体上。
进一步地,上述消解比色管中所述第三固定凸块及所述第四固 定凸块均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消解比色管采用纯度为99%的二氧化硅制造而 成。
就消解比色系统而言,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消解比色系统 包括:消解比色管、电热丝及电源。其中,所述消解比色管包括第 一管体及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两端的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所述第二 管体及所述第三管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所述第一管体上 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多个固定柱沿所述第一管体延伸方向交替 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相对的两侧上。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多个的 第一定位凸块及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定位凸块沿所述第二管体 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凸块间隔 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块相对的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侧,相邻的 两个第一定位凸块之间形成定位空间,以及相临的两个第二定位凸 块之间形成定位空间。所述电热丝经由所述多个固定柱及所述定位 空间缠绕在所述第一管体及所述第二管体上,所述电热丝的两端与 所述电源进行电性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所述第一管体 上设置固定柱,在所述第二体管上相对的两侧设置等数量及等间隔 的定位凸块。上述消解比色管体上可以缠绕用于加热的加热部件, 使加热部件产生热量直接作用于管体,提高了导热效率,减少加热 过程中的热量损耗。另外,固定柱交替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相对的 两侧上,在加热部件通过固定柱缠绕在第一管体上时会在所述第一 管体上形成较大的可观察所述第一管体内部空间的视窗,使加热消 解与比色分析能够同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伟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伟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多通道载片标本孵育装置
- 下一篇:极低振动氦气蓄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