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变压器的漏磁屏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9540.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根;李世博;林拥杰;戴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米兰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41/02;H01F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变压器 屏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输变电行业变压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变压 器的漏磁屏蔽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变压器在机械和电梯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使得控制变压 器的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由于控制变压器在运行状态时,其损耗主 要由绕组电阻的电流热损耗、绕组导线中的涡流损耗、环流损耗、引 线损耗、结构件的损耗组成,然而现行控制变压器的生产厂商生产的 控制变压器几乎采用EI硅钢片叠片而成,几乎没有对控制变压器的漏 磁引起的涡流损耗进行漏磁屏蔽。不仅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同时也 缩短控制变压器的绝缘使用寿命。因此控制变压器在满足相应负荷、 保证供电稳定的条件下要着重关注漏磁屏蔽节能降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控制变压器的 漏磁屏蔽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变压器的漏磁屏蔽方法,
根据控制变压器的容量,确定软磁硅钢带的绕制层数;
根据控制变压器的面积积确定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周长及内窗口 面积;
根据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周长、软磁硅钢带的绕制层数和软磁硅 钢带的厚度,确定软磁硅钢带的绕制长度;
将软磁硅钢带镶在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中,保证软磁硅钢带的边 缘与控制变压器的边缘齐平,然后对控制变压器进行绕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控制变压器满足 相应负荷、保证供电稳定的条件下,降低漏磁场对控制变压器绕组中 的集肤效应的影响,从而更加有效的降低控制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绕组 中的涡流损耗,延长控制变压器的绝缘层寿命,达到更加有效的节能 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 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变压器漏磁屏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变压器漏磁屏蔽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变压器漏磁屏蔽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软磁硅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 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 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 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 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 申请。
请参考图1、图2及图3,一种控制变压器的漏磁屏蔽方法,
根据控制变压器的容量,确定软磁硅钢带1的绕制层数;
根据控制变压器的面积积确定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周长及内窗口 面积;
根据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周长、软磁硅钢带1的绕制层数和软磁 硅钢带1的厚度,确定软磁硅钢带1的绕制长度;
将软磁硅钢带1镶在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中,保证软磁硅钢带1 的边缘与控制变压器的边缘齐平,然后对控制变压器进行绕线。
进一步的,软磁硅钢带1的磁导率大于软磁硅片的磁导率。
进一步的,控制变压器的容量小于500VA,软磁材料的绕制层数 为1。
进一步的,控制变压器的容量为500-1000VA,软磁材料的绕制层 数为2。
进一步的,控制变压器的容量为1000-2000VA,软磁材料的绕制 层数为3。
进一步的,控制变压器的容量大于2000VA,软磁材料的绕制层数 为4。
进一步的,根据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面积和软磁硅钢带1的厚度, 确定控制变压器的内窗口的周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米兰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米兰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9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