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重金属高效修复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6750.5 | 申请日: | 2016-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鹏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重金属 高效 修复 营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营养剂,尤其涉及植物重金属高效修复营养剂。
背景技术
由于土壤富集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被植物所吸附,给农产品食物链造成了巨大安全隐患。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科技界对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和农业面污染展开了研发治理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解决植物体内重金属污染和农业面污染问题,主要使用化学调合剂来修复植物污染,或轮播轮种等技术方法解决植物污染问题。虽然某些调和剂在修复治理层面上起到了一定效果,但这些喷施制剂产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植物体内和农业面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污染问题。
近年来,国内一些植物污染修复治理产品,始终技术层面单一,功效差,效果不明显,而且使用周期长,治理成本高,许多技术产品至今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对于植物污染修复还存在诸多产品技术缺陷,没有从根本路径上解决植物重金属污染问题。
面对植物被重金属污染的世界性难题,通过研究发现,首先要从植物生命体系中找到“重金属污染”的生存形态,把握共性原理,特别是要找到重金属污染的克星,以及治理植物污染的科学路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植物重金属高效修复营养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植物重金属高效修复营养剂,包括硒元素、锌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弱碱性水/弱酸性水,其中各成分所占总百分比为硒元素0.3%-0.5%、锌元素0.2%-0.4%、氨基酸0.4%-0.6%、维生素0.6%-1%、弱碱性水/弱酸性水96%-99%。
上述植物重金属高效修复营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配方计量加入全翻滚封闭式不锈钢罐中搅拌;
步骤二,将步骤一产物搅拌设定时间后置入自动化灌装设备中,按自动化流水生产机器设备灌装、铝箔封盖,贴标喷码,经化验达标后,进入装箱入库。
所述的搅拌时间为25-35分钟。
所述步骤一种将配制的制剂产品,置入水溶稀释容器罐中,按比例将沸水冷却至60°后,开始搅拌均匀,待各种原料彻底稀释溶解,将溶液冷却到10—15°C之间后,倒入灌装设备中,开始进入灌装生产流程。
所述的灌装设备灌装前进行洗瓶、杀菌消毒、烘干工艺后上线灌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经研究实验证明,本发明恰恰填补了植物重金属修复技术空白,该产品核心技术是在富硒微生物技术的协作下,最终破解了植物生命体系中“去重金属”及“分解农药残留”的重大难题,这项微生物创新技术成果,给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食品安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该产品具有“创新、高效、实用、环保”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修复路径图;
图2为降解植物重金属降解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植物重金属高效修复营养剂,包括硒元素、锌元素、氨基酸、维生素、弱碱性水/弱酸性水,其中各成分所占总百分比为硒元素0.3%-0.5%、锌元素0.2%-0.4%、氨基酸0.4%-0.6%、维生素0.6%-1%、弱碱性水/弱酸性水96%-99%。
植物重金属高效修复营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配方计量加入全翻滚封闭式不锈钢罐中搅拌;
步骤二,将步骤一产物搅拌设定时间后置入自动化灌装设备中,按自动化流水生产机器设备灌装、铝箔封盖,贴标喷码,经化验达标后,进入装箱入库。所述的搅拌时间为25-35分钟。所述步骤一种将配制的制剂产品,置入水溶稀释容器罐中,按比例将沸水冷却至60°后,开始搅拌均匀,待各种原料彻底稀释溶解,将溶液冷却到10—15°C之间后,倒入灌装设备中,开始进入灌装生产流程。 所述的灌装设备灌装前进行洗瓶、杀菌消毒、烘干工艺后上线灌装。
硒(Se)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天然解重金属剂”,研究发现,在人体、植物、土壤等生命体系中具有共性特征,对于植物“去重金属,去农药残留”效果显著。
物理反应:因为硒(Se)在微生物菌作用下,在混合配方原料中,通过物理作用生存多态结构,对于改变植物体内及表面重金属污染,以及农药残留污染起到了降解,转化,光合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鹏,未经廖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6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