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不还原留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5868.6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C21C7/00;C21C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还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领域,具体是一种不锈钢不还原留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三步法不锈钢冶炼工艺是按以下路线进行的:
三脱铁水→转炉→VOD工序→连铸
在转炉冶炼结束后,进入VOD的碳含量(本发明中的含量不另外说明的都是指质量百分比含量)一般控制在0.40~0.50%
按照C+ [O] = CO
3Cr(s) +4 [ O] = Cr3O4
1)在脱碳环节,转炉采用大气下进行脱碳,而VOD采用真空下脱碳;
2)转炉脱碳是将铁水碳含量降低至VOD的要求,而VOD是将转炉提供给的碳含量降低至成品要求。
3)还原期一样,使用硅铁还原。
4)精调整份,转炉是将成分精调至VOD要求,而VOD是将成分精调至成品要求。
5)转炉出钢后给VOD进行二次精炼,VOD出战后给连铸进行出成品。
从上述冶炼过程分析,转炉冶炼时需要氧化、还原,提供给VOD的钢水又被VOD炉进行再次氧化,再次还原,这样转炉内的还原在一些钢种上的还原属于重复步骤。
不锈钢冶炼基本原理:不锈钢冶炼过程中,铬和碳在熔池中都可以参与氧化反应,炉料中的铬在低温下能大量氧化进入渣中,但在高温下又能被钢液中[C]所还原进入钢液中。利用Cr与C氧化的这种特性,采用合理的操作,就可达到“去碳保铬”的目的。冶炼不锈钢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C+ [O] = CO
3Cr(s) +4 [ O] = Cr3O4(s)
Cr3O4(s)+4[C]=3[Cr]+4CO
Cr3O4(s)+2[Si]=3[Cr]+2SiO2
(SiO2) + (CaO ) = (2CaO·SiO2)
从上述的不锈钢冶炼原理中,在转炉和VOD操作环节,都使用氧化、还原的方式,还原是为了将金属铬被氧化成的氧化铬还原回来,一般采用硅铁进行还原氧化铬,同时需要配加石灰满足因硅铁加入的碱度。
这样尤其是在转炉冶炼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石灰,用于平衡还原使用硅铁时的碱度。由于石灰的用量增加,渣量也同样增加,随之氧气利用率就会降低,由于氧气利用率的降低,氧化铬增加,引起还原硅铁的增加,还原硅铁的增加石灰用量就增加,在成本上不经济。同时因为还原硅铁的增加,导致耐材寿命随着降低。根据现有数据统计,渣量增加1%,铬金属收得率降低0.004%,还原硅铁增加1Kg/t,耐材寿命降低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转炉冶炼不锈钢的方法的上述不足,减少了硅、石灰的使用量,提高铬金属的利用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不还原留渣的方法,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铁水进行脱磷、脱硫、脱硅;
步骤二、把经过步骤一处理的钢水放入转炉中,加入高碳洛铁,开始吹氧,当温度大于等于1640℃时,加入氧化钙、氧化镁、硅铁调整钢水成份,同时检测钢水成份,达到设定成份后出钢但不出渣,然后继续把经过步骤一处理的钢水放入转炉中,重复2-4次后,最后一次达到设定成份后出钢和出渣;
步骤三、把步骤二的出钢放入VOD炉中精炼;
步骤四、把经过步骤三精炼的钢进行连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补加铁水,补加合金,留渣操作方式,降低了不锈钢的冶炼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生产一种马氏体不锈钢(按照质量百分比,C≤0.05%,0.30%≤Si≤0.60%,Mn≤0.50%,P≤0.035%,S≤0.008%,13.0%≤Cr≤13.5%,Ni≤0.20%,0.08≤Cu≤0.1,其余为铁和不可分离的杂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一、将铁水进行脱磷、脱硫、脱硅;采用现有的常规方法对铁水进行脱磷、脱硫、脱硅,按照质量百分比,使铁水中含磷量小于等于0.4%,使铁水中含硫量小于等于0.07%,使铁水中含硅量小于等于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5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液晶显示屏
- 下一篇:加料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