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送料推头位置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4980.8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6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悦;周杰;吴华;明玉周;夏国正;阚琛;郭和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马皓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头 位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位置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料推头位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运动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测定通常可以由位置开关或动态测 距技术来完成。位置开关分为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行程开关利用机械行 程直接接触驱动,在恶劣的工况下,这无疑会降低设备的可靠性;接近开 关则以电磁信号(非接触式)作为输入动作信号,这类定位控制方式则无 法在不便使用电器元件的环境中使用。同时,位置开关只能对运动部件的 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即它们不能检测任意时刻运动部件的位置。常 用的动态测距技术有光栅测距、超声波测距和激光测距等,其中拉绳位移 传感器精度高,抗干扰性好,安装方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送料推头位置检测装置, 能够对料仓内不可视的送料推头进行实时检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 本低。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送料推头位置 检测装置,所述送料推头设置料仓内,该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料仓顶部且 与送料推头同步运行的随动小车,所述随动小车的外部设有拉绳位移传感 器,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通过拉绳与随动小车连接。
进一步,所述随动小车与送料推头之间设有磁力部件。
进一步,所述料仓的顶部设有用于随动小车运行的小车导轨。
进一步,所述小车导轨与所述料仓合体设置或分体设置。
进一步,所述随动小车的底部设有能够在小车导轨上运行的车轮或滑 块。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拉绳位移传感器与随动小车的结合,利用拉绳位移传 感器测量随动小车的位置信息来反映送料推头的位置信息,从而间接地检 测送料推头的位置,避免了在料仓中增加位置开关或者测量仪器导致结构 的复杂化;
(2)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中,1.料仓,2.随动小车,3.送料推头,4.小车导轨,5.拉绳 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送料推头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检 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料仓1顶部且与送料推头3同步运行的随动小车2,随 动小车2的外部设有拉绳位移传感器5,拉绳位移传感器5通过拉绳与随 动小车2连接。
料仓1为中空的腔体,送料推头3在料仓1的腔体中往复直线移动, 送料推头3在料仓1中的运动是不可见的。
随动小车2与送料推头3之间设有相互吸引的磁力部件,在磁力的作 用下实现随动小车2与送料推头3的跟随移动,由于磁场的传播速度为光 速,而送料推头3的运动速度不高,故可以认为该随动小车与送料推头的 运动同步。
小车导轨4设置在料仓1的顶部,与送料推头3的往复移动方向平行, 小车导轨4与料仓1合体设置,随动小车2在小车导轨4的约束下可以沿 该小车导轨移动。随动小车2的底部设置车轮或滑块,用于在小车导轨上 滑动。
拉绳位移传感器5安装与料仓1之外,其拉绳移动端连接在随动小车 2上并能够与该随动小车2移动。
工作时,送料推头3在料仓1中运动,由于送料推头3与随动小车2 之间有磁力相互吸引,则随动小车2会跟随送料推头3运行,与料仓1发 生相对位移,从而反映出送料推头的位置信息。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的区别 在于:小车导轨4与料仓1分离设置,并与该料仓保持一预设距离。
应当理解,以上借助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是示意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发明说明书的基础上可以对 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 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4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