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大直径桩斜向插打多级导向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3744.4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黄剑锋;万成刚;潘东发;张瑞霞;刘建华;李方峰;余本俊;涂满明;田继开;毛伟琦;潘军;欧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16 | 分类号: | E02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桁架 滑道梁 支撑导向部件 三角形框架 大直径桩 多级导向 斜向 支架 打桩 桥梁桩基础 活动固定 间隔设置 施工领域 施工需求 多节段 根连接 水平力 平行 对称 抵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大直径桩斜向插打多级导向支架,涉及桥梁桩基础施工领域,包括主桁架、多根滑道梁和多个支撑导向部件,所述主桁架包括两对称且呈间隔设置的三角形框架,所述三角形框架间连接有多根连接杆,所述主桁架的顶端、中部、底部各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滑道梁,所述支撑导向部件活动固定于所述主桁架的顶端、中部、底部的滑道梁上,形成待插打桩的通道。本发明能够有效抵抗桩插打时产生的水平力,同时满足多节段桩的施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桩基础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长大直径桩斜向插打多级导向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的施工中,对于斜向的预制桩和钢管桩的插打,施工方法一般为:采用常规框架结构的导向支架,其一般沿高度方向设置上下两层导向,导向内设置千斤顶,通过千斤顶来起顶调节和控制待插打预制桩或钢管桩的角度和位置。然而对于超长的以及大直径的预制桩或钢管桩而言,采用常规的导向支架进行插打施工时,因常规的导向支架不具备良好的抵抗插打斜向预制桩和钢管桩时产生的水平力,且超长预制桩或钢管桩需分成两个节段施工,常规导向支架不具备第二节钢桩对接施工条件,综上所述,常规的导向支架已很难满足超大以及大直径预制桩或钢管桩斜向插打施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长大直径桩斜向插打多级导向支架,能够有效抵抗桩插打时产生的水平力,同时满足多节段桩的施工需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长大直径桩斜向插打多级导向支架,用于预制桩或钢管桩插打时对其进行支撑以及倾斜角度的调节,包括
主桁架,所述主桁架包括两对称且呈间隔设置的三角形框架,所述三角形框架间连接有多根连接杆;
多根滑道梁,所述主桁架的顶端、中部、底部各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滑道梁;
多个支撑导向部件,所述支撑导向部件活动固定于所述主桁架的顶端、中部、底部的滑道梁上,形成待插打桩的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桁架顶端的两根滑道梁、中部的两根滑道梁、底端的两根滑道梁均分别固定于所述主桁架的两个三角形框架上,且均与所述主桁架的三角形框架底边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桁架底端的滑道梁的长度大于中部的滑道梁的长度,中部的两根滑道梁的长度大于顶端的两根滑道梁的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桁架的同一三角形框架上的滑道梁间连接有多根加强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桁架的顶端、中部、底端的滑道梁上各设置有一所述支撑导向部件,上述三个支撑导向部件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主桁架的底端还设置有一所述支撑导向部件,与主桁架底端的另一支撑导向部件相对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导向部件包括:
横梁,所述横梁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两个相互靠拢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前端各夹持一滚轮,两个滚轮的轴线相互垂直,且所述横梁滑动连接于两根滑道梁上且与滑道梁垂直,所述横梁的后端两侧各连接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端连接横梁的后端一侧,另一端固定于同侧的滑道梁上,所述滑道梁两侧的下方还各设置有一垫座,所述垫座锚固于同侧的滑道梁上外伸设置的反钩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千斤顶行程大于200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斜度调节装置,所述斜度调节装置位于所述主桁架顶端的滑道梁上,且与主桁架顶端滑道梁上的支撑导向部件相对设置,所述斜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梁、调节梁,所述调节梁为框型结构,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旋转梁上,所述旋转梁的两端分别与主桁架顶端的两根滑道梁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桁架底部的四个端点处各设置有锚梁,所述锚梁通过螺杆与主桁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隔震基础
- 下一篇:V形接合T桩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