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夜间应急指挥的无人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3349.6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馨;薛文芳;孙哲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夜间 应急 指挥 无人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灾减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夜间应急指挥的无人 机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及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和水火灾害等频繁发生。当灾害发生后,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带来 的危害和损失,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需要在第一时间建立有效的灾害应 急指挥管理系统,使用各种方法和设备,获取最全面、最可靠、最直观的灾害 现场信息。并依据灾情信息对现场态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做出最正 确的救灾指挥决策,指导群众转移、物资调配、救灾力量部署等工作。救灾工 作刻不容缓,往往需要日夜不间断的进行。在白天,可见光充足,部署在救灾 现场的各种视频探测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实时的回传就在现场画面,而当夜晚 降临时,由于受到光亮条件的限制,仅仅依靠普通图像摄取设备往往无法获得 清晰有效的图像数据,使救灾指挥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 通过现代夜视成像和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清晰获取夜间或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画 面。目前的夜视图像主要有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红外成像系统探测距离远, 但物体外观线条不明显,不符合人眼视觉习惯,微光图像能够利用现场微弱的 可见光清晰展现物体的外观线条,但在探测距离上不如红外图像,且遇强光输 入时会导致局部出现光晕,严重影响图像质量。两种夜间成像方式各有利弊, 使用任何一种单一图像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针对实际需要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了 一种用于夜间应急指挥的搭载红外及微光图像融合模块的无人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夜间应 急指挥的无人机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夜间应急指 挥的无人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红外图像采集模块、微光图像采 集模块、图像融合模块、无人机飞行平台、通信及数据传输模块、指挥中心,
所述无人机飞行平台用于挂载红外及微光图像采集模块及图像融合模块; 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红外图像,所述微光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微 光图像,所述图像融合模块用于将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融合处 理后的数据传输至指挥中心进行处理、分析、显示、存储;
所述指挥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分析灾害现场的实况和灾 情演变趋势,并在三维电子地形建筑模型中进行显现,使应急指挥人员及时准 确的掌握现场态势,为其决策提供参考,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中,所述指挥中心还用于提供救灾资源信息,指挥中心的防灾减灾综合 管理及应急指挥平台向指挥人员提供救灾应急资源信息,并在三维地形及建筑 模型上实时显示,包括:救灾兵力及部署情况、医护人员救护车床位数量及部 署情况、救灾物资类别数量及存放地点、客运货运车辆数量及停放地点、疏散 安置场所位置等信息。救灾应急资源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管理、维护由各资源 管理部门负责。
其中,所述指挥中心还用于提供专家决策,利用专家系统能够在特定领域 内模仿人类专家思维来解决复杂问题,利用专家系统技术,采用人机交互形式, 综合风险评估分析、历史救灾经验分析、专家组分析、救助资源分析,结合地 图数据,按最优原则制定应急指挥决策方案,主要包括:确定调用物资的种类、 数量、存放地点及运输路线;部署救援兵力,确定集结地点,安排兵力投放工 具;规划受灾群众及财产转移路线,调配运输车辆等。
其中,所述指挥中心还用于构建应急指挥联动系统,以指挥中心的防灾减 灾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平台为支点,通过语音、视频、图像等信息共享及通信 接口,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下级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之间构建纵向联动指 挥体系;在公安、交通、水务、国土、卫生、城管等多个部门之间构建横向联 动指挥体系,从而建立跨地域、跨部门的综合指挥网络,高效开展应急指挥工 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3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灭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工厂的协同管理平台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