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2189.3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潘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茜茜 |
主分类号: | G05D9/02 | 分类号: | G05D9/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7 | 代理人: | 黄乙轶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控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形成通断的结构,尤其是它是由浮体控制的。
背景技术
某些设备需要根据所装载的液位对其通断系统诸如开关等进行精确控制,常见解决方案是提供定时功能或光电监控液位功能来实现,但是这些方案都是对液位的间接处理,因为需要对反馈信号处理后再通过执行器去执行通断,存在精确度不高和反应较迟缓的不足,而且若液位波动则会出现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通断系统,液位的升降可以直接带动浮体完成通断工作,效果直接且动作精确。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连接装置、联杆装置、限位装置,连接装置相对联杆装置的整体静止装配,联杆装置的整体相对连接装置活动装配,限位装置相对联杆装置的整体静止装配,联杆装置的整体相对限位装置活动装配,连接装置包括接触柱,联杆装置依次设有浮体、联杆体、接触体,联杆体包括联杆体限位部,限位装置包括作用端,作用端包括作用端限位部,作用端限位部和联杆体限位部限位配合,接触柱和接触体之间具有分离态和接触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在液位上升时,联杆装置的整体同向上升直至接触体和接触柱接触,形成导通结构的接触态,反之在液位下降时,联杆装置的整体同向下降直至接触体和接触柱分离,形成断开结构的分离态,实现液位直接控制的通断结构,通断动作迅速灵敏,液位可直接作用于系统上,且精确度较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一的联杆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一的联杆装置200的变化结构图。
图5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一的连接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二的联杆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二的两个限位圆环350与联杆体中心线221的投影示意图。
图9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二的联杆装置200的变化结构图。
图10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三的联杆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三的三个限位圆环350与联杆体中心线221的投影示意图。
图13是采用浮体控制的通断系统实施例三的限位单元30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分别是:
连接装置100、隔离体110、隔离体曲面111、隔离体限位面112、接触柱120、接触柱弹性件121、隔离体抵接件170、隔离体抵接面180;
联杆装置200、浮体210、浮体浮面211、浮体安装面212、联杆体220、联杆体中心线221、联杆体限位部230、接触体240、接触体曲面241、接触体限位面242、联杆斜面250、接触体弹性件270、缓冲环280、缓冲环抵接面281;
限位装置300、限位单元301、装配端310、作用端320、作用端限位部330、限位环350、限位圆环360、限位圆球体351;
应用载体900、第一安装部910、第二安装部920;
联杆装置200活动预设方向a、
限位圆环360的中心与联杆体中心线221的投影连线s1、
限位圆环360的中心与联杆体中心线221的投影连线s2、
限位圆环360的中心投影s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茜茜,未经潘茜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2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