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21516.3 | 申请日: | 2016-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7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邱博;杨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博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催化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可以由许多事情造成,包括例如自然土壤环境中非自然产生的物质的存在。污染可因例如地下储油罐的泄露、杀虫剂的使用、受污染地表水渗透至地下地层、油和燃料排放、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浸出或工业废物直接排放至土壤而造成。见于污染土壤中的一些常见物质包括石油烃、溶剂、杀虫剂、铅和其他重金属。其中,土壤有机污染主要是指化学农药的污染,它会使土壤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然后破坏土壤的正常组成,最后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等过程,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例如“三致”作用:致病,致癌,致突变。
在现有技术中,针有机污染土壤的去除方法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被污染土壤的废弃或加热法等,但大多只是将污染物脱离土壤而已,本质上没有实现彻底消除有机污染物。即使利用光催化氧化原理,也往往因为被修复土壤与光催化剂接触不够充分,仍然残留很多污染物,土壤修复的效果不理想。
且现有技术中的土壤修复手段多导致土壤功能的退化,所以既要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又要保证土壤功能性成为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催化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催化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外壳1、控制装置2、转动轴3、加热套管4、透光薄膜5和紫外光灯6,所述外壳1为下部开放的框架结构,控制装置2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3的两端与设置在外壳1内侧壁上的传动部件纵向连接,该传动部件与设置在控制装置2内的驱动电机电连接,该传动部件由驱动电机开关7控制,加热套管4固定设置在转动轴3外部,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由加热开关8控制,该加热套管4的外侧还设置有螺旋式输送叶片9,该螺旋式输送叶片9的最大旋转直径小于外壳1的垂直于转动轴3的横向宽,所述透光薄膜5覆盖设置于外壳1的上部,紫外光灯6设置于外壳1的内侧壁上,且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并由紫外光灯开关10控制,螺旋式输送叶片9上还覆盖有光催化剂涂层,所述控制装置2的上方还设置有土壤修复剂储存仓14,该土壤修复剂储存仓14的上部为敞口,在土壤修复剂储存仓14一侧的外壳1内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13,且出料口13位于螺旋式输送叶片9上方,出料口13上设置有电动阀门15,该电动阀门15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由电动阀门开关16控制,所述土壤修复剂储存仓14内的添加物为土壤修复剂、腐殖酸尿素和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所述螺旋式输送叶片9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凸起11,该凸起11表面涂有光催化涂层,该光催化涂层具体为铝制网状结构,内部添加物为二氧化钛纳米丝,其中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
癸二酸二辛酯 10-18
1,4-二甲基哌嗪 6-12
水杨苷 7-13
4-(2,6,6-三甲基-2-环辛烯-1-基)-3-丁烯-2-酮 2-8
4-氨基异喹啉 0.8-2
去离子水 20-40。
优选的,所述螺旋式输送叶片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凸起,该凸起表面涂有光催化涂层。
优选的,所述透光薄膜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光催化剂层,该光催化剂层具体为铝制网状结构,内部添加物为二氧化钛纳米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采用旋转轴带动螺旋式输送叶片转动,从而充分的搅动被污染的土壤,该螺旋式输送叶片上覆盖有光催化剂涂层,在紫外光灯的作用下,大大增加了污染土壤与光催化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土壤修复的效率;在土壤修复剂中添加腐殖酸尿素和二氧化钛,在螺旋式输送叶片的搅拌作用下,不仅提高了土壤的功能性,且二氧化钛粉末与土壤充分接触,进一步加强光催化效果。
(2)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与癸二酸二辛酯、4-(2,6,6-三甲基-2-环辛烯-1-基)-3-丁烯-2-酮、1,4-二甲基哌嗪、水杨苷、4-氨基异喹啉五种物质产生协同作用,通过金属结合肽的诱导作用使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可与铜、锌、铅、铬、镉、铂、银、金等多种重金属离子产生螯合作用,生成金属络合物,该络合物不溶于水,可通过离心分离操作加以去除,其重金属去除效率可达99.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A方向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博,未经邱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置检测系统
- 下一篇:磺化石墨烯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