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湿热长效防腐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21046.0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罗梦琪;游彭飞;曾潮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C09D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热 长效 防腐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湿热长效防腐涂料,其为用于湿热环境下的长效防腐涂料。
背景技术
金属结构件在湿热环境下的腐蚀速率急剧增大,为了抑制其腐蚀,通常在金属结构件表面施加防腐涂层。环氧树脂类涂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重防腐涂料,一般选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涂料的基料。然而,当环氧树脂涂料处于湿热环境下时,由于其耐高温性能较差,涂层使用寿命将显著减小,特别是当环氧树脂涂层处于酸性介质环境下,其使用寿命更是急剧降低。因此,适用于湿热环境下的长效防腐涂料亟待开发。
与环氧树脂相比,酚醛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酸性及耐溶剂性,但耐碱性较差。采用酚醛树脂改性的环氧树脂兼具两者的优点,即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酸碱性及耐溶剂性,有望用作湿热环境下金属结构件表面防腐涂料的主要成膜物。鉴于酚醛环氧树脂的结构刚性较大,应采用适当方法提升涂料柔韧性。此外,考虑实际工程施工,防腐涂料宜可常温固化。因此,开发耐酸碱性、耐热性、耐溶剂性良好且施工方便的防腐涂层对于确保金属结构件在湿热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减少维护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湿热长效防腐涂料,该涂料具有耐酸碱性、耐热性、耐溶剂性良好且施工方便的特点,能够抑制湿热环境下金属结构件的腐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湿热长效防腐涂料,按重量份数计,该涂料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酚醛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170~200g/eq,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450~500g/eq。
所述偶联剂为含有胺基的硅烷偶联剂。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或丙烯酸酯类消泡剂。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和正丁醇混合物,溶剂中二甲苯与正丁醇质量比为1:1~5:1。
所述固化剂为腰果壳油改性胺环氧树脂固化剂,胺值为660~850mgKOH/g。
本发明上述耐湿热长效防腐涂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酚醛环氧树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混合后置于60℃恒温箱放置1h获得树脂混合物;然后将树脂混合物、颜填料、助剂、溶剂及研磨珠混合,放入涂料研磨机中,以1200rpm的转速搅拌研磨20分钟后,用200目筛网过滤,再加入固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即获得所述耐湿热长效防腐涂料;所述颜填料为氧化铁红、三聚磷酸铝、滑石粉和硫酸钡,所述助剂为偶联剂、消泡剂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本发明设计原理如下:
本发明采用耐热性、耐酸碱性及耐溶剂性俱佳的酚醛环氧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通过其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复合以降低涂层结构刚性,并通过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添加以进一步提高涂层柔韧性。偶联剂的添加有助于改善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界面结合。颜填料(氧化铁红、三聚磷酸铝、滑石粉和硫酸钡)的添加有助于提高涂层的强度、韧性、耐热性等,并通过物理屏蔽作用抑制腐蚀介质渗入金属表面。此外,本发明选用的腰果壳油改性胺环氧树脂固化剂可以实现涂料的常温固化,施工方便。本发明提供的防腐涂料适用于湿热环境下金属结构件的长效防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防腐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酚醛环氧树脂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混合后置于60℃恒温箱放置1h;将树脂混合物、颜填料、助剂组分、溶剂及研磨珠混合,放入涂料研磨机中,以1200rpm的转速搅拌研磨20分钟后,用200目筛网过滤;加入固化剂(腰果壳油改性胺环氧树脂固化剂,胺值为660~850mgKOH/g),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将所得涂料喷涂到经过喷砂处理的试样表面,常温固化24h后,再喷涂第二道涂层,固化后获得150μm厚的防腐涂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
本实施例组分中,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溶剂中二甲苯和正丁醇的重量比例为2: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
本实施例组分中,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消泡剂为丙烯酸酯类消泡剂,溶剂中二甲苯和正丁醇的重量比例为3: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1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醇酸树脂与改性丙烯酸树脂混合涂料
- 下一篇:一种阻燃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