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0465.2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邵亮亮;李慧;张春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41/06 | 分类号: | F25B4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调节 制冷剂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节流元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定频制冷或热泵系统的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热泵系统开始广泛使用变截面节流装置——膨胀阀,以克服定截面节流元件(孔板、节流短管、毛细管等)流量调节能力差,容易造成压缩机吸气带液的缺陷。
市场上常见的膨胀阀包括电子膨胀阀和热力膨胀阀两类。电子膨胀阀是利用被调节参数产生的电信号,控制施加于膨胀阀上的电压或电流,以此调节阀门开度,调节系统供液量,维持系统稳定。热力膨胀阀则是依靠贴附在压缩机吸气管上的感温包来调整阀门开度。电子膨胀阀相比与热力膨胀阀调节精度高,范围宽,使用更加灵活,但是其价格贵,且属于易损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替代目前广泛使用于制冷/热泵系统的电子膨胀阀,以此降低成本、并简化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压差自调节的制冷剂膨胀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有两个并联设置的相互独立的制冷剂支路A和制冷剂支路B,
制冷剂支路A由相通的第一进液阀腔、第一阀座孔及第一出液阀腔组成,在第一阀座孔内设有第一阀芯,第一阀芯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一出液阀腔内的第一复位弹簧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一阀针与第一限位块及第一弹性金属膜片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内侧为第一进液阀腔内液体压力,
制冷剂支路B由相通的第二进液阀腔、第二阀座孔及第二出液阀腔组成,在第二阀座孔内设有第二阀芯,第二阀芯的一侧通过设在第二进液阀腔内的第二复位弹簧支撑,另一侧通过第二阀针与第二限位块及第二弹性金属膜片连接,所述的第二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内侧为第二出液阀腔内液体压力,
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进液阀腔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进液阀腔同时与进液集管连通,制冷剂支路A的第一出液阀腔与制冷剂支路B的第二出液阀腔同时与出液集管连通,所述的进液集管与出液集管作为制冷剂膨胀阀的进出口。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第一阀座孔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一进液阀腔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一出液阀腔连通,所述的第一阀芯为与第一阀座孔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
制冷剂支路B中:第二阀座孔为锥台结构,其窄口端与第二进液阀腔连通,其宽口端与第二出液阀腔连通,所述的第二阀芯为与第二阀座孔形状匹配的锥台结构。
阀芯与阀座孔之间的间隙为制冷剂的流道,阀芯的上下移动改变阀芯与阀座孔之间的间隙为,即阀芯的上下移动调节阀座孔的开度,进而调节通过阀座孔的制冷剂流量。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进液阀腔上方设有开口,所述的第一限位块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一限位块里侧与第一阀针连接,所述的第一限位块外侧与第一弹性金属膜片连接;
制冷剂支路B中:所述的第二出液阀腔下方设有开口,所述的第二限位块设在开口处,且可沿开口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限位块里侧与第二阀针连接,所述的第二限位块外侧与第二弹性金属膜片连接。
所述的限位块用于限制阀针的位移,使得阀芯处于一定的位移区间内。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弹性金属膜片边缘与第一膜盖及第一底盖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膜盖与第一底盖用于固定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在第一膜盖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一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一限位块承受的第一进液阀腔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一弹性金属膜片;
制冷剂支路B中:所述的第二弹性金属膜片边缘与第二膜盖及第二底盖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膜盖与第二底盖用于固定第二弹性金属膜片,在第二膜盖上开设有孔洞,使得第二弹性金属膜片外侧为大气压力,第二限位块承受的第二出液阀腔内液体压力传递给第二弹性金属膜片。
弹性金属膜片内外压差使其发生弹性形变。
本发明中,制冷剂支路A中,所述的第一阀芯内开设有轴向通孔,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阀针插接在轴向通孔内,使轴向通孔封闭,当第一弹性金属膜片通过第一限位块带动第一阀针向上移动脱离第一阀芯时,第一阀芯轴向通孔成为连通第一进液阀腔与第一出液阀腔的节流通道,使得膨胀阀能够继续供液,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优选地,本发明中,阀芯下方设有限制阀芯向阀座孔内深入过深的起到限位作用的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20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切割多种板宽的自动玻璃切割系统
- 下一篇:制作LED灯管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