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射功率状态转化时间的处理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9784.1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任敏;韩祥辉;夏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射 功率 状态 转化 时间 处理 方法 终端 | ||
本文提供一种发射功率状态转化时间的处理方法及终端,该处理方法包括:终端设置时间模版,所述时间模版包括:发射功率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的转化时间设置在第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开始时刻之前;所述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的过程中,根据所述时间模版进行发射功率状态转化。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随着传输时间间隔长度缩短,用户终端发射功率状态转化时间占用传输时间间隔过多承载数据时间,导致有效传送上行数据的效率极速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射功率状态转化时间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4G)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LTE)/高级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简称LTE-Advance/LTE-A)系统商用的日益完善,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5G)的技术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业内普遍认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超高速率、超高容量、超高可靠性、以及超低延时传输特性等特征。对于5G系统中超低时延的指标目前公认的为空口时延约1ms的数量级。
一种有效实现超低时延的方法是通过减少LTE系统的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成倍降低单向链路时延,以支持上述1ms空口时延的特性需求。其中,TTI是下行和上行传输调度在时域上的基本单位。如在LTE/LTE-A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FDD)系统中,时间维度上被分成长度为10ms的无线电帧,其中,每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TTI长度等于子帧长度为1ms。每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每一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每个下行时隙含有7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符号(扩展循环前缀下为6个OFDM符号);每个上行时隙含有7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 Access,简称SC-FDMA)符号(扩展循环前缀下为6个SC-FDMA符号)。其中,上行传输采用的单载波传输方案中使用了跳频技术,并且根据载波持续时间长短将跳频技术分为三种:基于字符的跳频、基于时隙的跳频和基于TTI的跳频,在技术上它们没有本质区别。
目前存在两种缩小TTI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扩大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来缩小单个OFDM符号的时长,该方法在5G的高频通信系统和超密集网络中均有涉及;另一种方法是目前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所讨论的通过减少单个TTI中OFDM符号的数量来减小TTI长度,例如,将TTI缩短至1~7个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长度,该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和现有的LTE系统完全兼容。
现有LTE系统中,用户终端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状态转化时间包括发射机功率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的转化过程(该过程占用时间约为20μs)和发射机功率从开启状态到关闭状态的转化过程(该过程占用时间约为20μs)。
对于单个子帧时,用户终端发射机功率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的过程是在子帧开始后出现,会占用子帧承载数据的时间,但是因为现有LTE系统中,一个TTI时间长度为1ms,发射机功率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的转化时间20μs只占用TTI时间长度的2%,所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随着TTI长度缩短,尤其是TTI等于1个符号即1/14ms时,20μs就会大概占用TTI时间长度的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19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行接入方法及终端和基站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近场无源唤醒装置及方法